暗香四溢漾人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06295
颗粒名称: 暗香四溢漾人间
并列题名: ——记辽河油田筑路公司一大队女子养路班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3月7日,盘锦日报刊登辽河油田筑路公司一大队女子养路班事迹。
关键词: 筑路公司 女子养路班 事迹

内容

她们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然而,她们却似那迎寒怒放的一束腊梅花,玉洁冰清,暗香四溢漾人间……
  她们是谁?
  她们是辽河油田筑路公司一大队四中队女子养路班的十几位女子养路工。
  凌寒独鲜妍
  一九七八年十月十八日,几百名铁岭地区的沈城下乡知识青年,做着同一个美梦:油田工作条件好,挣的工资多,生活待遇高。特别是女同志,在油田工作都比较清闲。踏上了南驰的列车,奔向辽河油田。随着列车的飞驰,他们的心也在飞驰。
  到了目的地——辽河油田筑路公司一大队所在地:盘锦欢喜岭的南屁股岗。美梦,竟如他们自己吹的一个个五彩的肥皂泡儿……等待他们的工作是筑路和养路,女的也不例外。再看看自己将要生活的地方吧,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苇塘,方圆几十里看不见人烟,几排漏风的帐篷内临时搭起的木板床,便是他们的住处,这里没有电也没有水,吃的是高梁米、白菜汤。
  艰苦的生活,如同一个大砂网在筛选着每一个人。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艰难的生活环境,世俗的偏见,使这些在大城市长大、一心想下乡镀完“金”回城享清福的知识青年,人心浮动。一些人开始挖门、托人往沈城调,一些人想方设法调整工种。仅几年,四中队三十七人的女子养路排,只剩下了郝秀丽、朱桂芬、鲁云杰、吴凤英、蔡景华、柏中杨、张杰、李素芹、张扬、王效坤、王安丽、张玉民等十几个人,排改成了班。她们不惧怕吃苦,也不吝惜汗水,可她们感到最痛苦的是让别人瞧不起。有的人不但不理解她们,反而认为她们无能。
  去,还是留?在这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女子养路班的每一个人都面临着抉择。女工鲁云杰借故请假回省城了请求在国家物资总局工作的父亲给她调动工作。然而,这位参加革命工作多年的老干部却意味深长地对女儿说:“只有落后的人,没有落后的工作。你在工作上挑挑拣拣是什么也干不成的”。小鲁虽然不能完全理解父亲,她还是回来了,并把父亲的话学给同班的姐妹们听,大家觉得小鲁父亲的话也有道理。大队和中队的领导看出了她们的心思,给她们讲诉起石油工人的创业史。老一辈石油工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与她们内心深处那强烈的自尊与自爱开始了撞击。这时,张文敏从沈城自愿调到了女子养路班,她们由震惊而转为心灵的震撼。“只有落后的人,没有落后的工作”,小鲁父亲的话在她们心中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大道理了。她们留下来了,成为全公司唯一战斗在第一线的女子养路班,而且一干就是八年多。辽河油田南到濒临渤海的西八千,北至沈北大民屯,每一条矿区道路上,都留下了她们的足迹,凝结着她们的心血,飘荡着她们的汗香。香自苦寒来
  一九八四年隆冬,女子养路班所在的第四中队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加宽曙光与欢喜岭干线的路基,全队五十四人要在一百天内完成五千九百土方量。时间紧、工程难度大。有一段十一延长米的路段取土要到三十米之外,而其它路段取土只离二、三米远。男儿们打起了怵,女子班班长郝秀丽自报奋勇要下了这一艰巨任务。她起早贪黑地苦干,坡陡路滑,一有不慎便会掉到沟里,浑身粘满了泥水。她为了不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连回家换件干衣服的时间都不舍得,而是让回家取午饭的姐妹替她把衣服带到工地。结果她没比男儿们少干一方土。女工吴凤英在一次运土中,不慎连人带车掉进了一米多深的冰窟窿里,她回家换了身衣服立即返回了工地。经过七十多天的苦苦搏斗,全队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了施工任务,全队总超额土方三千七百多方土,女子班就超额了一千零三十八方。
  一九八五年六月四日,她们骑自行车来到离家几里路远的曙欢干线维修路面。下午三点钟天空飘起了小雨,为了抢完最后的任务,她们继续顶雨干着。当她们刚刚骑上车往回走时,一个个拳头大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向她们砸来,班里老大姐张扬的眼镜被砸飞了,一头摔进了路沟里。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郊野外,躲无处躲,藏无处藏,一辆停在路边避难的三轮机动车,竟成了她们的救星,几个人钻到了车底下,几个人把头伸进驾驶楼内,而身子却露在外边。冰雹肆虐够后走了,她们抚摸着头上被砸起的大包,看着身上那一块青一块紫的伤痕,痛哭了起来。
  艰苦的生活只能使弱者意志消沉,而强者永远是强者。一九八三年以来,她们先后义务献工七百多个,在去年中队开展的创全优活动中,她们维修的路段合格率达百分之百,全优率达百分之九十八,名列全大队之首。
  女子养路班的女工在付出沉重代价的同时,也得到了沉甸甸的收获,那就是全局广大石油工人的理解和敬佩。她们的事迹被编成歌曲在大队演唱着,在公司演讲会上演讲着,在全局基层建设工作会议上介绍着,在《辽河石油报》上刊登着。
  心美香愈浓
  对于她们这些大城市长大的女知识青年来说,生活本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然而她们年复一年地奔波、耕耘在上百条石油矿区道路上,白色工作帽一戴就是一天,大棉袄一穿就是几个月,连打扮自己的条件都没有。她们也曾羡慕那些打扮得如花似玉的同龄女青年,可是她们并不感到自悲,她们自豪地说:“我们的心灵是美的,这种美用我们的精神风貌来体现,是其他美所不能比拟的!”
  女子养路班十几个姐妹们的丈夫都是和她们一样的筑路工人,她们蔑视世俗偏见,不追求丈夫能为自己调换一个轻困的工作,却在刻意追求着夫妻之间的理解和体贴。女工蔡景华挚情地说:“我每天下工一到家,爱人准要问:‘今天的活好干吗?’我总是说:‘好干’。明明不好便是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她们的爱人经常外出筑路,一去就是半个月、一个月,家庭生活的重担常常是压在她们一个人肩上。可她们从不拖丈夫的后腿,再大的难、再大的苦,她们都默默地承担着,没有怨言,也从不找领导的麻烦。
  八个春夏秋冬过去了,三千日风风雨雨过去了,她们仍然战斗在养路第一线。八年多时间里,她们奉献出了一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周连萍
责任者
郝秀丽
相关人物
朱桂芬
相关人物
鲁云杰
相关人物
吴凤英
相关人物
蔡景华
相关人物
柏中杨
相关人物
张杰
相关人物
李素芹
相关人物
张扬
相关人物
王效坤
相关人物
王安丽
相关人物
张玉民
相关人物
张文敏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铁岭地区
相关地名
沈城
相关地名
辽河油田
相关地名
盘锦欢喜岭
相关地名
沈北大民屯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