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之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06242
颗粒名称: 活力之源
并列题名: ——记辽河油田筑路公司一大队的事迹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盘锦报登载辽河油田筑路公司一大队的活力之源在于有一批具有开拓精神、勇于身先士卒的“顶梁柱”——基层干部;在于有一支爱队如家,思想硬、素质高的职工队伍;更在于有一个坚强有力,心中时刻装着工人的领导班子!
关键词: 筑路公司一大队 活力之源 基层干部

内容

一个人的活力在于他有健康的体魄和对远大理想不懈的追求,
  那么,辽河油田筑路公司一大队的活力之源又在哪里?
  “顶梁柱”应该用谁?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些人心中有了一种不成文的定论:听话但无开拓精神的人,总要比有开拓精神又有能力,但并不无缺点的人走运。而他们却似乎要改变这种不成文的定论。
  1984年7月,人称“黑脸包公”的第四大队组织干事冯光华被提拔为一大队教导员、党总支书记。新班子在分析全大队情况时,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差的问题突出地摆到了他们的面前: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缺乏开拓精神,不团结。对于生产单位来说,基层干部就是顶梁柱,顶梁柱不直,职工队伍必定涣散。换。新班子大刀阔斧。年龄大不适应一线工作的,调到二线安排适当的工作;只是听话肯干,但无开拓精神的,不保终身制,撤下去当工人。那么中队干部由什么人来当?教导员冯光华说:“不要怕人有小毛病,主要看他有没有组织能力和开拓精神,能不能带起一支队伍独挡一面”。
  四中队的刘玉贵,过去在青年中是根“棍”,可领导没有把眼睛紧盯在他的缺点上,而是看到他的组织力、号召力和开拓性,破格提拔他为四中队指导〓
  一中队的祝仁侠曾在打架中出了名,可他的优点是干起活来象只小老虎,敢打敢拚。他被提拔为副中队长,后又提为中队长。
  一批思想硬、能力强、懂业务、富有开拓性的青年工人被提拔了上来。他们勇敢地顶起了一大队的大梁,把工人紧紧地凝聚在自己的周围,再艰巨的任务,他们顶得起、拿得下。去年8月,双台河杜129井输油管线发生故障,公司点名要一中队出人抢架一座200米长的浮桥。副中队长祝仁侠带领15人的突击队不惧怕水深流急,以最快的速度架起了浮桥。
  这批不无缺点的青年干部,就如同一座原子反应堆中的“中子”,轰击着一个个“放射性原素”,使他们发生着链式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中队与中队之间摽起了劲,叫起了号,展井竞赛,有力地推动了全大队的工作。
  政治本应在工人心中
  一名工人在政治学习——读报纸会上睡着了,将手中拎着的一瓶豆油掉到地上摔得粉碎。这在一大队班子成员中引起了深思。为什么组织政治学习操心费力不小,却收不到好效果呢?他们在寻找根源中认识到:主要是开展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一大队78%的职工是城市长大的知识青年,他们思想活跃、注重实际。一个干部身先士卒能使他们折服得五体投地,可一堆空谈的大道理却使他们厌倦。他们有文艺和体育爱好,而一大队所在地一一欢喜岭远离城乡,没有娱乐场所,他们感到精神生活空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要解决职工思想中的问题,它本应在工人心中,而不应是强加给工人的包袱。
  认识提高了,工作也有了新路数。大队成立了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队和文艺演唱队,组织起书法、集邮、摄影、针织、花卉培植、裁剪活动小组,各中队也相应组建了各种组织。大队每年组织一次大型文体比赛,月月安排各种单位活动。
  过去工人有了余闲时间是聚在一起赌博、或去打鱼摸虾,现在有了余闲,便聚在一起玩球,弹唱或探讨自己喜爱的事情。队干部们同工人一起玩球、一起练节目、一同登台演出。干群关系密切了,思想工作就好做了,党的方针政策、先进入物事迹、职工中的新思想、新风尚,如丝丝细雨,渗入职工心田,使他们的精神风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去年在公司验收文明单位中,一大队五个生产单位全被评为文明单位,大队名列公司之首。
  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工作,使职工形成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工人们恋队如恋家。一中队干部和工人每天不管工作多疲劳,下班后都不约而同地来到队部。他们一起总结、商量队里的工作,也谈心聊天、吹拉弹唱。工人们说:“下班后不去队里,呆在家里没有意思,总好象缺点什么似的”。工人的心被聚拢来了,积极性从几百颗聚拢的心中发出来,升腾成一种强大的活力……
  工人在领导心中
  一大队的领导之所以在工人中有很强的号召力,关键还在于他们心中装着工人的冷与暖。
  新班子一上任,首先作出决定:“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做职工的贴心人”。班子上任半年,就为职工做了十件好事。临时来队的职工家属以前一直住帐篷,生活很不方便,他们拨出资金,为他们盖起了新房。工人外出施工去了,他们想到住房内没有自来水的工人家属挑水困难,每天派专人挨家挨户送水。工人们深深感到,自己是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
  外出施工,他们总是亲临现场,不仅当指挥员,而且当战斗员。哪里艰苦,哪里有危险,他们就出现在哪里。然而,在荣誉与待遇面前,他们首先想到的却是工人。百分之十三调工资,他们认为一线职工工作最辛苦,更多的工作和成绩是他们做的,调级指标一线应高于二线。
  有这样理解工人的领导,试想,会有怎样的工人?今年除夕的前一天,三中队的工人才从沈北施工前线返回驻地。当天大队领导便派来车,接工人去市场购买年货,工人们感激领导心中想着他们,却没有人坐这班车,为队里节约下几十元钱。
  领导的理解、信任与关怀,给工人带来的是极大的鼓舞,转换成的则是工作中的巨大能量。一大队连续三年提前一个季度完成生产任务,工程质量一年比一年好,他们筑的路、建的桥,多次博得公司领导和技术人员的赞赏,引来无数参观、学习者。
  一大队的活力之源在哪里?
  在于有一批具有开拓精神、勇于身先士卒的“顶梁柱”——基层干部;
  在于有一支爱队如家,思想硬、素质高的职工队伍;
  更在于有一个坚强有力,心中时刻装着工人的领导班子!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周连萍
责任者
冯光华
相关人物
刘玉贵
相关人物
祝仁侠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