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突破一千万吨大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05807
颗粒名称: 为了突破一千万吨大关
并列题名: ——辽河油田钻井一公司见闻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辽河油田的原油产量突破了一千万吨大关,在这可喜的成果里,凝结着钻井一公司一万多名干部职工顽强拚搏的汗水。
关键词: 辽河油田 原油产量 一千万吨

内容

辽河油田钻井一公司经理赵世温曾经说过: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实现年产原油一千万吨这个中心的。去年,辽河油田的原油产量突破了一千万吨大关。在这可喜的成果里,凝结着钻井一公司一万多名干部职工顽强拚搏的汗水。
  转战南北
  去年年初,钻井一公司四十六部钻机已经在大民屯和辽中的牛居——青龙台等地摆开战场。任务一经下达,钻机轰鸣,群情振奋,一场夺油会战打响了……
  二季度,正是钻井的黄金季节。然而就在这时,油田党委从保证年产一千万吨油的大目标出发,决定钻井一公司进行战场转移:从北线调回十一部钻机,抢上曙一区!
  战场转移,谈何容易?
  十一部钻机,进行近四百华里的长途搬迁,将需要一千多台车次:
  长途搬迁,必将消耗掉大量宝贵的时间;
  长途搬迁,必将带来钻井成本的上升……
  但是,产一千万吨油是大局,公司党委毅然决定:搬!
  经过辛苦的劳动,十一部钻机迅速到位,而且及时地交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质井,对曙一区的原油生产作出了贡献。
  金秋十月,又是一个钻井的黄金季节。全油田年产一千万吨原油的主动权已经在握。为了给明年的生产打下坚实基础,油田党委又要求钻井一公司开回原战场。钻井一公司毫不犹豫,又是一个字:搬!十三部钻机又回师北上。
  多打井 交好井
  “为了确保一千万吨,我们就是要多打井,交好井!”这就是钻井一公司干部职工的共同心声。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加强了管理,大力推广高压喷射钻井、优选参数钻井和低比重、水泥浆固井等新工艺、新技术,向科学管理要速度、要质量。
  三二八五钻井队千部职工,把拚搏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年进尺三万四千多米,交井十五口,而且口口都是高产井。
  三二四六〇钻井队一班司钻、共产党员肖家宝,患严重腰肌损伤,仍坚守岗位,被誉为拖不垮的硬汉子。
  三二四六六钻井队技术员唐选忠,为了找准油层,提高取芯收获率,将铺盖搬到了井场,一蹲就是二十多天。在他的精心操劳之下,终于使收获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一。
  这仅仅是几个小小的镜头。为了保一千万吨原油,废寝忘食搞攻关的。轻伤不下火线的,带病坚持工作的、主动推迟婚期的……数都数不清。
  在他们的顽强拚搏之下,到去年年末,全公司已累计交井三百四十口,进尺七十四万四千米,提前二十一天完成全年生产计划,三项主要质量指标都超过了部颁标准。
  抢困难 让方便
  油田生产是多工种的联合作业。为大局着想,钻井队对采油厂提出的要求,总是千方百计满足。
  八月下旬,三二四二四钻井队在战胜外洪内涝之后,打出了高产油井双18—8井。这是丛式井,下一口井仍然在这个井场,只需将井架向前整体拖两米就行了。可是,采油厂为了生产,提出让他们先交一口井,也就是钻井队先搬迁,待此井投产后再重新立井架,安装设备。
  这样一拆一装,至少要耗时一星期以上,同时还要消耗人力和物力。这对钻井一公司来说,损失可就太大了。
  然而,双18—8井早投产一天,就可以多产六十吨油啊!
  公司领导一碰头,决定了:为全局,让方便.紧接着,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将钻机搬出了井场.为了一千万吨油,他们甘愿吃苦受累.钻并一公司的干部职工,在这场紧张的夺油会战中,默默无闻地工作,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李长河 韩德纯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长河
责任者
韩德纯
责任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