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05644
颗粒名称: 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并列题名: 赴南方考察乡镇工业见闻之一
分类号: G327
摘要: 1986年12月26日,盘锦报刊登一篇大力兴办乡镇企业不仅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致富愿望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的报道。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农民致富 乡镇工业

内容

最近,我随市乡镇企业考察组赴南方考察学习,江苏、浙江兴办乡镇工业促进经济迅猛发展的事实,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给我们提出一个重要的启示:大力兴办乡镇企业不仅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致富愿望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起步于七十年代初期的苏州市乡镇工业,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和较大的规模向前发展。一九八五年全苏州市工农业总产值已达二百一十五亿元,其中工业产值就达到一百九十三亿元。这些数字和百分比,说明苏州市农村已冲破了传统农业的框架,改变了单一农业经济的结构,进入大规模发展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发展乡镇工业的好处在于:
  第一、为农村剩余劳力找到了出路。全苏州市乡镇工业共吸收了九十万劳动力,约占全市农村总劳动力的三分之一。
  第二、使农民走上了富裕道路。苏州市农民的人均收入,从一九五六年到一九七八年的二十二年间只增加一倍。由于发展乡镇工业,从一九七八年到一九八五年间却翻了一番还多,由一百七十九元猛增到五百元。
  第三,推动了城乡之间的经济、技术联合。以乡镇工业为中介,城乡之间经济、技术合作越来越紧密了,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经济网络。
  第四,加速了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全面建设的进程。这些年来,苏州市乡镇工业平均每年从自己的利润中拿出近两千万元用于小城镇建设,拿出五千九百万元用于农村的其它建设。两项投资合计,相当于国家投资的三倍。
  苏南发展乡镇工业的主要经验是:
  第一,指导思想明确,有一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展乡镇工业的方针。苏州市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总结了乡镇工业起步阶段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及时纠正了最初提出的“一围绕”(即围绕农业生产)、“三就地”(即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的方针,重新提出了乡镇工业必须为农业服务、为城市大工业服务、为外贸出口服务、为城乡人民生活服务的“四服务”口号。这一口号提出后,有力地促进了乡镇工业的发展。
  第二,商品经济观念强,有一套适应市场变化,机动灵活的经营方式。首先,他们十分重视市场预测,善于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其次,他们把搞活购销看成是办好乡镇工业的前提条件。他们说:“乡镇工业是鸟,必须到处飞找食吃。”
  第三,市、县领导积极为发展乡镇工业创造条件,有一套灵活的政策和措施。苏州市对乡镇工业的领导是放手让其发展。在收缴利税和贷款发放上,他们贯彻“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原则,尽量扶持乡镇工业的发展。各级财政、税收、银行部门收缴利税和发放贷款对乡镇企业比较宽松,不是机械地划一个杠杠,不用“一刀切”的办法收缴或减免,而是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对不同企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第四,有一套引进技术和人才的灵活措施。他们说:“要得钱财,先得人才”。因此他们在智力投资上敢于下大本钱。苏州市乡镇工业除了从大中城市引进八千多名技术人员进厂定职外,还兼职聘用、定期借用、聘请顾问、咨询服务、技术协作、技术承包、技术联营、兼课讲学等形式,引进智力。 刘育生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刘育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苏州市
相关地名
江苏
相关地名
浙江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