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多地少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05634
颗粒名称: 从人多地少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并列题名: ——谈大力发展乡村企业的体会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6年12月25日,盘锦报刊登一篇双台子区城郊乡党委书记吴光玉谈大力发展乡村企业的体会。
关键词: 吴光玉 乡村企业 体会

内容

双台子区城郊乡党委书记 吴光玉
  我们城郊乡环抱双台子区,全乡九个村,共有四万二千六百三十八口人,一万一千八百三十户,农业劳力一万一千人,耕地面积九千六百亩,人均占土地面积不足二分。近年来,乡党委更新观念,破除小农经济意识,大力发展乡村企业,收到明显成效。今年全乡实现工业产值二千五百万元,比去年增长利润百分之二十。我们是怎样从人多地少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大力发展乡村企业的?
  人多地少靠城吃城
  人多地少,劳力无场就业,生活没有出路,是我乡最突出的一个问题。过去由于受“左”的思潮影响,我们有路不敢走,禁区不敢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通过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央文件,统一了党委一班人的认识。人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为什么不能“靠城吃城”?乡党委号召全乡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走出家门,多渠道致富。
  但是,刚开始有些群众的心里不托底,有三怕:一怕弃农经商走回头路,二怕政策将来变了挨整,三怕没经验吃亏赔本。乡党委针对这种思想反映,大力宣传党的富民政策,打消人们思想顾虑。同时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引导群众走致富之路。群众的思想开窍了,他们纷纷从土地上走出来涌向社会,“夫妻理发店”、“父子修车点”、“姐妹缝纫组”等应运而生。
  招贤聘能集资办厂
  农村要想富,大搞工商副。没有能人想富也富不起来。没有本钱想办企业也是纸上谈兵,我们根据本乡实际,从外地招聘能人来帮助办厂,并广泛发动群众筹集资金。我们先后建了七个厂,集资达三十多万元,安排一千二百人就业,同时组建了营口安装队,辽河化肥厂装御队,安排劳力五百人,并在乡里组建了一个基建队,安排劳力二百人。仅一九八〇年一年时间,全乡就收入五十多万元。
  “腾笼换鸡借鸡下蛋”
  要想使乡村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生产的产品要过硬,有竞争能力,才能售销畅通。在企业中,我们扬长避短,在掌握产品信息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我们采取“腾笼换鸡,借鸡下蛋”的办法,与沈阳、大连、南京等科研部门搞联合,引进了资金、技术、设备,提高了乡村企业的发展能力。目前全乡四十一家企业有横向联合的十四家。全乡万名农业劳力,已有八千多人从事二三产业,从事商、饮、服、修的个体户有一千五百多,就业人员达四千五百人,今年全乡总收入可达六千六百万元,人均收入达六百元。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光玉
责任者
吴光玉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双台子区城郊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