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海浩瀚碧万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04920
颗粒名称: 苇海浩瀚碧万顷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6年10月18日,盘锦报刊登一篇盘锦的苇田创造的经济效益的报道。
关键词: 苇田 芦苇 产量

内容

盘锦的苇田,在全国来讲,素有第一大苇田之称。而盘山县的芦苇叉是盘锦苇田的精华之所在。它集中分布在盘山西部、双台河与大凌河河口。南起盘山湾,北至沈山铁路,总面积达七千多平方公里,有苇田面积五十九万多亩。除此之外,县内还有零星苇田五万多亩。
  在盘山西部地区,土地辽阔,地势低洼,土质盐碱,且水质受到污染,不宜发展农业和水产养殖业。而芦苇却是抗逆性较强的植物,具有耐盐碱、抗洪涝的特性,故此这个地区很适宜发展芦苇生产。
  二十年代末期,双台河、大凌河洪水泛滥,加速了沿海滩涂形成的过程,随即出现了芦苇群落。三十年代发展很快。四十年代芦苇的生长达到盛期。五十年代后期芦苇群落开始衰退,这一阶段大面积的芦苇群落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的自然演替状态。到了六十年代,芦苇生产才被人们所重视。至此,盘山县人民开始走上了人工管理芦苇生产的新阶段。
  近年来,由于科研队伍大批的形成,大、中型电力抽水站的逐步建立;人工栽植芦苇的试验成功:航喷二钾四氯等农药抵制了苇田的虫害;机械翻土使老塘退化问题得以解决……使全县的芦苇事业有了很大发展,芦苇的亩产量比解放初期增长了三倍多。
  全县生产的芦苇主要用于造纸,每年从这里运出十多万吨,可造纸五万多吨,直接为国家积累九百多万元的利税收入。另外,还有一部分芦苇用于全县的编织业。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全县的芦苇生产远远满足不了要求。为此,必须挖掘潜力。计划到本世纪末,建成亩产六百公斤的高产稳产苇田七十万亩,并做到能灌能排,修一块受益一块,田间工程全部配套。如果这个计划得以实现,全县芦苇的年产量可达四十二万吨,为国家创产值三千七百多万元。
  ·罗庆勇·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罗庆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盘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