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上的黑木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04903
颗粒名称: 废墟上的黑木耳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6年10月17日,盘锦报刊登一篇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王淑清在一片废墟上生产出黑木耳由穷致富的事迹。
关键词: 王淑清 黑木耳 致富

内容

在盘山县太平农场北,有一处文革时期“千头猪场”的遗址,已经成为一片残院破壁。可是如今,就在这荒芜的废墟上,却长出了肉乎乎、黑灿灿、生机勃勃的黑木耳。
  这黑木耳固然不是天生的,原是一位年近半百的妇女培育的,她叫王淑清。
  她家很穷。前年秋,去内蒙通辽串亲戚,她看到那里的农民几乎家家培植黑木耳,并挣了大钱,心活了起来。她想,我何不也养木耳脱贫致富呢?于是她就学起技术来。二十天过去了,王淑清基本掌握了黑木耳的接种、生殖、病虫害防治等一些知识,带着写满字迹的两大本学习笔记急切切地赶回故乡。
  她得到了农场的支持。农场给她贷款九千元,让她闯生产黑木耳的道儿。她去黑龙江买回七千根耳木,去通辽买回菌种……上哪去找合适的地方?她相中了“千头猪场”这块废墟。于是,她带着春天的气息,和几个人在这里摆下了摊子。她夜里翻书看材料,白天和大家一道干活。他们要在七千根耳木上打出五十万个孔,然后将其一一施菌封闭。十天,二十天,两个半月过去了,耳木上才星星点点地长出几朵小木耳,看了让人心酸。王淑清心急如焚。她暗问自己:明明是照着人家的样子干的,为什么长不出那样的黑木耳呢?正当王淑清准备外出请能人的时候,洪水来了,七千根耳木在院中放了排子。洪水退后,王淑清和丈夫老余望着堆在水里的七千根耳木,心疼地流下了眼泪。王淑清问丈夫:“你说咱们以后还干不干了?”老余说:“过去办场是你主张的,如今我们不能见硬就回。”丈夫的一句话使王淑清很受鼓舞。她决意明年再大干一场。
  春回大地。王淑清又一次踏上了北去的列车,终于弄清了去年失败的原因。原来,他们在打孔的时候把打下的孔塞给扔掉了,在封闭原孔的时候用的是另一个孔塞,这样就保证不了封闭效果。失败所造成的负担对于王淑清这样一位年近半百的农村妇女来说,确实是沉重的:九千元贷款的一年利息就是六七百元,还有社会上的冷嘲热讽……然而,王淑清却挺起了腰板,继续探索成功之路。北上回归之后,她带着儿女重新养起黑木耳来。挑水、浇水、打眼、施菌、翻晒……渴了,喝一口清凉水;饿了吃一口冷饭菜,白天连着黑夜干。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淑清采获第一茬春耳五千多斤,获利六千多元。第二茬伏耳更是长得叫人喜欢,每一根耳木上都长满了一层肥大而鲜嫩的黑木耳,看上去象一朵朵黑牡丹,伏耳收获六七千斤,秋耳收五千斤。今年获利一万元左右。
  如今,王淑清又把女儿送到沈阳学习食用菌蘑的培植技术。她说:“等我女儿回来,我们搞一个菌种室,让大家都搞起鲜蘑生产,共同富裕起来。”
  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在串亲戚的过程中获得信息,并学得经验,臻于在一片废墟上生产出黑木耳来,由穷致富。其事迹不仅是感人的,而且是发人深省的。
  在开展生产自救的今天,我们不妨看一看,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尚可利用的“废墟”,如何使它生产出“黑木耳”?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王淑清出现。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秋实
责任者
王淑清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盘山县太平农场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盘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