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者的雄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04338
颗粒名称: 胜利者的雄姿
并列题名: ——大洼县抗洪抢险纪实
分类号: G210
摘要: 大洼县的干部、群众和驻军,用科学态度加拼搏精神,在抗洪斗争中一展佼佼者雄姿。
关键词: 抗洪 斗争 雄姿

内容

他们,以无敌的气概战胜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水;他们,以高昂的代价换取了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大堤无一决口;堤内庄稼无一亩受淹;人员无一个伤亡;鱼塘无一座漫顶……他们,大洼县的干部、群众和驻军,用科学态度加拼搏精神,在抗洪斗争中一展佼佼者雄姿。
  激战前夜费运筹
  胜利来自正确的决策,正确决策依赖于科学的分析。
  “今年是丰水年,可能有大汛。”这是年初有关部门向人们发出的一个信号。它,打掉了一些人“大水不能年年有,防汛不能年年搞”的侥幸心理。它,使大洼县委“一班人”树立起“来大水,抗大洪”的思想。于是这个思想立即变成全县干部和群众的行动:十几个场乡镇出动两万多人修复水毁工程;县领导、技术人员、水利顾问“三位一体”对东风、西安、新兴的国堤全面复查,就地“会诊”,处理险工,当场“拍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会同有关部门勘察主要河系,查阅历史资料,研究分析水情。
  七月二十六日午夜,县委二楼会议室的灯还亮着。研究防汛的县委常委扩大会正在进行。淡淡的烟雾中,呈现着一张张表情坚定、自信、严肃的脸。与会者踊跃表述自己的意见。“今年汛期比去年提前十多天,这是不利因素,但潮汐同洪水高峰能错开,又是个有利因素……”“辽河干流将通过三千个流盘,大辽河干流将通过五千个流量,现有堤防必须以此为标准加高加宽……”“流量虽可能超过去年,但只要把住险工险段,大堤万无一失……”分析、推断、认定孕育了激战前的决策——坚守险工,加固堤防,死保大堤,不决一处口,不伤一个人,不淹一亩地。
  三天后,辽河五十里大堤长高一米;大辽河百里长堤全部筑起“子埝”;草袋、木桩、铁线、苫布、苇席……一切抢险物资运到现场;一万人的抢险队,一万人的预备队砺兵秣马,整装待发。八月一日,县里几大班子的十八名负责同志同四十五名部委办局领导,率三万抗洪大军分赴五个战区。
  “将帅”前沿率固守
  “指挥靠前”,是大洼县打胜抗洪攻坚战的经验之谈。
  八月五日,大辽河最高洪峰象匹野马闯入大洼县境内。东风、西安大堤吃紧。晚上七点多钟,河沿段新改线的大堤突然出现险情。在上口子前沿指挥部刚要吃饭的县委书记杨银山,听到消息后,撂下饭碗急速赶到现场。险情继续恶化:七十延长米的大堤迎水面木桩排,由里向外倾斜,固定木桩的铁线被抻断,堤腰滑坡,坝脚下沉,堤顶裂开一尺半宽的口子……情况危机,刻不容缓。“抢!”杨银山发出命令。不到三分钟,八九百人的抢险队,忽拉一下涌向现场。兵分四路——打桩、运土、砌坝、护坡。杨银山站在坝顶断裂处指挥抢险。哗!他脚下的坝劈落了,风浪打湿他整个下身。随从的工作人员要他到安全地带指挥,被他训斥着推到一边。此刻,他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他知道自己的行动准则是什么。但人们可曾晓得,他已经转战四处险工,三顿没吃饭,两宿没合眼了。一个小时后,坝上的照明线路突然断电,抢险队伍陷入黑暗之中。“小车!”杨银山朝正在组织运土的县政协副主席贾文第把手一挥。瞬间,三台北京吉普爬上坝顶,六盏车灯照亮整个堤段,照亮施工现场,照亮抢险人员的心……凌晨四点抢险告捷。
  说不清楚,大堤、险工、要段对领导干部为啥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县长王宝印,是个称职的抗洪总指挥。
  进入汛期,他把指挥部设在抗洪最前沿——东风大站。在此,他坐阵指挥全县,兼护责任堤段。他对自己承包的坝段认真负责,察处险工一丝不苟。八月三日晚上,他从“北线”检查防汛回到指挥部,想到:“腰屯堤段去年决口,今年水这么大现在不知怎么样;”于是,他顾不得吃饭,带上几个人到腰屯巡察堤坝。果然,去年决口处新坝有三十多米滑坡漏水。他立即调来三百人打桩护坡。坝上没有电灯,他站在齐腰深的水中,边用手电给打桩的人们照明,边指挥抢险。
  八月十二日上午,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洪水、雨水夹击着辽河支流螃蟹沟的左堤。刹时,新兴农场于岗子段堤坝脱帮冒水,堤内十几口油井和一千多户群众受到严重威胁。新兴农场党委书记傅炳岐率二百多人的“死守队”冒雨到此抢险。八个小时的攻坚战,大堤转危为安,油井和村庄安然无恙。
  在大洼县抗洪第一线,“将帅”们的动人事迹还有许多许多——县委副书记程亚军率“拼搏队”在泥水中抢修高丽沟险段;东风农场党委书记朱国平,带病指挥抢险,十天十夜不下堤;西安农场场长刘守荣,轻伤不下“火线”,抢险休克在大堤上……
  “三军”同心多善战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的确如此。大洼县的抗洪大军,在那些精明果敢“将帅”们的统帅下,英勇善战,所向披靡,在抗洪的总体战中,各“方面军”密切配合,相互支援,每次战役打得都很漂亮。
  八月七日凌晨两点,大辽河西安农场小亮沟段穿堤闸“掏腮”。溃提处洪水顺闸孔窜出两米多远,大堤随时有决口的危险。险情如同军令,调动了三个农场守堤的干部、群众和部队。五分钟内,三千多人的抢险队“全副武装”赶到现场。这里堤瘦坝窄,坝顶只容一人穿行。三千多人——十几个梯队轮班作业。取土远,堤坝陡,给抢险带来很大困难。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每个梯队都想让自己多挨累,叫别人多喘息。每当两个梯队换班时,当班的梯队都要领导下命令往下撵。险情磨炼人们的意志,险情牵动千万人的心。荣兴农场夜间守堤回去休息的农工返回来了;高家农场在北段护堤的民兵赶来了;县手工业联社、田庄台机械厂下夜班的工人,就地组成一千人的预备队,整装待发。此时此刻,人们心中只有抢险、保堤。
  去年的抗洪英雄——东风农场大岗子分场农工张维宾,今年重展雄姿。汛前他修好渔船,洪水到来后,他顾不得搬迁自己在堤外的家,只身驾船投入抢险保堤战斗。八月七日清晨,他在抢险中被带电的铁线打伤住院,第二天,他拖着虚弱的身子蹓出医院,又投入紧张的抗洪斗争。
  新立农场抢险队,是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劲旅”。八月四日晚,农场接到县防汛指挥部要他们到大辽河抢险的命令。党委书记宋迎书立即同在家的场领导商定:名额由指定的五百人增加到一千三百人,全场两级班子全部上坝,到抗洪一线检验整党成果。午夜,队伍临行前,宋迎书作了简短动员:“指挥部给我们抢险任务,是县里对咱的最大信任。执行这次任务,是我们为全县人民做贡献的好机会,大家要象老山前线的战士那样,不怕吃苦,不怕牺牲,艰苦奋战,争取胜利。”
  勇兵必胜。一千三百人的抢险队连夜开到大辽河东风农场水库险段,一鼓作气,连续作战,两天任务半天干完。
  回师北上美名留
  大辽河第二次洪峰过后,水情有所缓解。县防汛指挥部立即调整作战方案。一半兵力留守“南线”,监护大辽河堤防;一半兵力,分三路回师北上辽河系“围点打援”。
  一路由县政协副主席姜振海、县委副书记徐明、县纪检委书记冯载坤负责,调集王家、高家、新建、榆树、唐家五个农场的四千五百多人,到辽河左岸红旗闸至曙光桥的五千延长米的大堤上加固堤防。两天两宿,全线坝顶长出一米新土。
  二路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明义、副县长毕文福、政协副主席郑德奎负责,率一千精兵,到盘山县吴家、渤海坝段护修险工。这一带坝段偏远,运输困难,抢险物资全靠人力往坝上运。雨天,交通中断,人们饮食受到限制,于是吃饭,两顿并成一顿;饮水,尽力节约。如此艰苦的条件,没有挫掉精兵的锐气。他们昼夜巡堤,冒雨作业,两天工夫,在一万多延长米的大堤上,抢修险工十一处。
  年近六旬、身体多病的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宝凤,是三路的总指挥。他们的任务——挖开上水干线,毁掉前进农场的部分稻田,强排螃蟹沟的内水,确保新区建设,确保油田安全。
  在抗洪这盘棋上,大洼县总是纵观整体,顾全大局,对方有难主动支援。县里领导同志向市防汛指挥部请战时表示:要什么给什么,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到。他们为市里安排了五千人的预备队,在大辽河最大洪峰还没有通过时,他们就派出一千多人,固守盘山县吴家、李家两处险工要段。辽河油田和盘山区缺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他们派去二十三名技术顾问;吴家乡稻田灌不上水,他们送上八台水泵;棠树、陈家两乡灾民生活有困难,他们拉去两万斤大米,八千斤蔬菜。灾民感动地说:“发水还能吃细粮,这是托共产党的福。”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国忱
责任者
刘成树
责任者
杨银山
相关人物
傅炳岐
相关人物
程亚军
相关人物
朱国平
相关人物
刘守荣
相关人物
宋迎书
相关人物
姜振海
相关人物
徐明
相关人物
冯载坤
相关人物
孙明义
相关人物
毕文福
相关人物
郑德奎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