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海茫茫财无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03779
颗粒名称: 苇海茫茫财无尽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6年在辽东湾北岸,辽河下游与大凌河下游之间,极目所见,苇海茫茫。这就是总面积一百二十六万亩,国内为首、世界第二的盘锦大苇田,是盘锦市的五大资源优势之一。
关键词: 盘锦大苇田 资源 优势

内容

在辽东湾北岸,辽河下游与大凌河下游之间,极目所见,苇海茫茫。这就是总面积一百二十六万亩,国内为首、世界第二的盘锦大苇田,是盘锦市的五大资源优势之一。近百年来,这片退海平原上的芦苇历经沧桑。解放后,尤其“六五”期间,芦苇繁衍发展,产量增长较快。一九八五年产苇三十一万吨,已成为我省造纸的主要原料基地。
  当地人把苇田称为宝地。芦苇通身是宝:根可入药,茎可造纸、制绸、搞编织,叶可沤肥、做烧柴;苇田的水面适于发展养殖业。目前,这一丰饶资源尚未充分挖掘出来,基本上仍然处于粗放经营和单一经营的落后状态。
  如何科学地开发苇田,把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回顾前些年的经验教训,集中各方面的有识之见,需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首先要端正经营方针。盘锦苇田滩涂平展,水面辽阔,饵料丰美,在发展芦苇生产的同时,用不着大动干戈,便可养虾养蟹养鱼和养貂养鸡养鸭,做到投资少,收益大,周期短,见效快,芦苇生产与多种经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里规模最大的东郭苇场,由单一经营开始转向多种经营后,近两年,芦苇产量增加,养殖的鱼虾除自用外,还外销一部分。这个事实说明,综合开发利用的路子是行得通的。现在,盘锦市已作出规划:“七五”期间,对苇田实行立体开发,科学管理,以苇为主,综合利用,逐步把苇田建成轻工原料和副食品基地。
  其次,正确的经营方针要靠相应的管理体制去保证实施。三十多年来,苇田的归属,在中央、省、市、县之间几上几下,目前则由省、市、县分割管理。各级分管中,有的归工业口,有的归农业口,有的哪个口也不归,实际上没人管。这种混乱而又频繁变动的管理体制,弊病很大。其一,盘锦苇田本来是个整体,分割管理的结果,各自为政,无法统一规划和统筹安排苇田的开发建设。其二,归口管理,往往各取所需而不考虑苇田的全面发展:归工业口,只抓芦苇生产以解决造纸原料的供应问题,忽视多种经营;归农业口管,则蚕食苇田以扩大粮田面积,破坏了芦苇生产。这种违背苇田生产规律的管理体制,既阻碍眼前苇田生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更不利于苇田长远的开发建设。因此,迫切需要改革现行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建立起能够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推行正确的经营方针、搞好协调服务的管理机构。
  第三、实行科学种苇。种苇和种庄稼一样,田间工程和田间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芦苇产量的多少。前不久,曾去朝鲜参观绸缎岛苇田的东郭苇场场长张朝臣对我们说,人家的苇田水利工程配套成龙,一年十二灌、十二排,同时实行良种培育、苇田施肥、机械收割,并且建立起相应的科研体系,因而达到了亩产吨苇的高水平。盘锦苇田亩产只有四百斤。跟人家相比,我们的田间水利工程不配套,一年只能一灌一排,有的苇场几乎没有水利工程,不排不灌,靠天养苇;其他田间管理措施也相差甚远。如此这般,难怪产量低而不稳了。“七五”期间,各苇场都打算加强苇田基本建设,向苇田管理稻田化的方向迈进,有的苇场从今春起就开始修建新的排灌工程。鉴于多数苇场家低较薄,实现上述目标,除了靠各苇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还需要有关方面帮助解决资金,技术等实际问题。
  百里苇海财无尽。愿这无尽的财富早日开发出来,贡献于四化,造福于人民!
  转自《辽宁日报》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地名

盘锦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