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1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02201
颗粒名称: 350+1
并列题名: ——记全国化工系统劳动模范王松政的事迹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6年1月29日,盘锦日报刊登全国化工系统劳动模范王松政的事迹。
关键词: 盘锦报 王松政 事迹

内容

(四)
  王松政生长在红旗下,读书时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的追求是:考高中,念大学,当个科学家……
  但是,这些希望都成了泡影。在“刀光剑影”的年代,他昏昏噩噩度过了十个年头。他惊愕地发现:时光白白地流逝了。办工厂的实践又深刻告诉他:单凭苦干实干不行,得掌握办好工厂的“金钥匙”。树脂板逐渐滞销,他想生产建筑涂料。一个风雪天,他特意来到了辽化,找一位工程师请教,感动得那位工程师把自己珍藏的科技书送给了他。王松政象饥饿的孩子见到了面包……
  从此王松政走到哪,把那书带到哪,认真学习涂料知识。一九八二年五月,他到北京办事,正赶上召开全国涂料产品展销会。好极了!
  他想进去,但是没有出入证。“同志,叫我进去吧,机会太难得了……”
  “让你进去,也没用,连个座也没有!”
  “站着也行!”他的虔诚终于感动了上帝。
  他慌里慌张闯进去,坐在后排座位后面的地板上,认真记起来。
  他的举动感动了报务员,特意给他找来一个小木凳。中午休息了,他想到出去再进来还是难题。为了避免麻烦,他干脆不想出去了。
  记了一天,两本稿纸正反两面记得密密麻麻的。晚上散会后,他觉得肚子饿了,想买点东西吃。可是商店、饭店全关门了。他发现路旁有一个卖烤地瓜的,一下子买了六斤。
  在通往旅社的汽车上,他一边看着笔记本,一边大口大口地吃地瓜。这在首都北京是件有失体面的事。车上的人惊奇地看看他。王松政顾不了这些了,低着头边吃边看笔记。
  他来到那个十人住的大屋时,已经晚十点钟。他进屋二话没说,继续看他的笔记。
  王松政回顾说,当时记得很草,如果不修改一番,隔几天我也不认识那些“字”了。“同志,你睡觉吧!”
  他只能向人家解释,向人家道歉。
  一次又一次地劝他闭灯,他一次又一次地解释道歉。
  对方忍无可忍,用脚当当登床,惊动了全屋旅客,一齐对他提出“抗议”。
  王松政突然看到一个旅客的枕头旁边放一个手电,想出了妙计。“同志,你的手电借我,我明天给你买几节新电池!”
  “拿去吧!”对方没有好气。
  他把被罩拿下来,蒙在头上,打着手电一直看到天明。
  这次会议回来以后,王松政经过三个月的反复实验,先后制成了四种现代建筑涂料和现代建筑用胶:“107”,可以粘塑料;“831”,可以粘木头、砖石;快乐胶还可以粘铁……。
  王松政他们制成的新产品,开始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有这样一件事倒起了帮助他们推销产品的作用。
  有一次盘山县委宣传部部长温宝中同志要搬迁,他家那个办公桌太大,从门里无法搬出。他想起铁东化工厂生产的胶来,就让木匠把办公桌的腿锯掉,后来用“831”胶粘接起来,怎么别也别不断。
  这件事不胫而走,传遍盘山,传遍全市,传到省里,登在报上。不久,登门订货的差一点挤坏了工厂供销科的门。
  盘山铁东化工厂的生意越做越好,王松政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无私的人,面前展现的是一条阳关大道。王松政他们在这条道路上,又创出奇迹。
  他们生产的汽车防冻防锈液,在零下48度不结冰,给汽车司机带来福音。他们的产品供不应求。他们生产的木船防蛆药剂,远销全国各地。谁的木船涂上这种药剂,寿命可以延长二至三倍。他们生产的除氯净水器,能把水中的氯全部去掉,使人的寿命延长。
  如今的盘山县铁东化工厂,好气派:二层楼、三层楼和红砖瓦房,围成四合院套,院长一百五十米,宽五十米,建厂初期栽的杨柳榆槐,已经成荫。自建厂以来,他们共向国家上缴利润一百六十多万元。现在全厂固定资金产值已达一百多万元。
  展现在王松政面前的,是一条宽阔的大道。但是,对勇敢无私的人来说,成绩只是新的起点。
  (全文完)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素霞
责任者
杨海波
责任者
王百录
责任者
王松政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