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嫁给』生产 机农结成『姻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00358
颗粒名称: 科技『嫁给』生产 机农结成『姻缘』
并列题名: 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盘山县农机总站等
其他题名: 与种田大户组成科研——生产联合体
分类号: F327.65
摘要: 1985年,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盘山县农机总站和大荒农场农业公司同种田大户张焕瑞结成共担风险、共沾利益的科研——生产联合体,使农业技术和科研成果得以推广,家庭农场的水稻生产有了依托。
关键词: 联合体 农业技术 科研成果

内容

本报讯 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盘山县农机总站和大荒农场农业公司同种田大户张焕瑞结成共担风险、共沾利益的科研——生产联合体,使农业技术和科研成果得以推广,家庭农场的水稻生产有了依托。
  张焕瑞是盘山县大荒农场大荒村人。他兴办了水稻种植家庭农场。今年春,他承包了六百亩水田。可是,家里只有四名劳力,又缺乏水稻栽培新技术。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盘山县农机总站和大荒农场农业公司经市农委“保媒”,同张焕瑞结成“姻缘”,并签订了机械化栽培技术咨询合同。合同规定:研究所等三方负责家庭农场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指导和提供必需的物资;家庭农场必须严格按三家的技术方案和规程进行生产,双方违反合同造成损失,互为补偿。秋后,双方按合同规定相互受益。
  按照合同规定,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将“开闭式盘式旱育苗”和辽粳“五号”新品种、药剂灭草等科研成果推广到张焕瑞的水田里;县农机总站把旋耕和机插秧技术应用于家庭农场,并提供三台优质插秧机,派专人进行生产技术指导。现在张焕瑞家庭农场已度过育苗关,开始了插秧作业。
  科研——生产联合体的形成,使家庭农场收到初步的经济效益。“开闭式盘式旱育苗”、“旋耕”、“机插秧”,比常规作业省工一半,节水四分之一,亩成本平均降低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本报新闻班学员赵文江)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赵文江
责任者
张焕瑞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辽宁省
相关地名
盘锦市
相关地名
盘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