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粮区如何搞好产业结构调整?沙岭镇长杨香泉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00272
颗粒名称: 产粮区如何搞好产业结构调整?沙岭镇长杨香泉说:
并列题名: 抓住粮食不撒手 农工商业一齐上
分类号: F327.65
摘要: 产粮区如何搞好产业结构调整?1985年,记者到盘山县沙岭镇采访,镇长杨香泉的回答说:抓住粮食不撒手,农工商业一齐上。
关键词: 产粮区 产业结构 粮食

内容

本报讯 产粮区如何搞好产业结构调整?最近,记者到盘山县沙岭镇采访,镇长杨香泉的回答说:抓住粮食不撒手,农工商业一齐上。
  杨香泉说,沙岭镇七万亩耕地,土质肥沃,三面临河,水源充足,发展粮食生产得天独厚,全镇商品粮年产量占全县的六分之一。这几年,我们紧紧抓住这个大头不放。镇委、镇政府领导用多一半的力量抓粮食生产。镇里建立了为粮食承包户服务的组织机构,负责提供农业技术和生产资料。镇里每年都下达比较切合实际的让各村参照执行的农业指标,使粮食生产有计划地发展,同时,还鼓励和扶持发展粮食专业大户。镇里每年都拿出几十万元钱扶持农民,尤其是扶持种田大户购买化肥、种籽、插秧机、旋耕机等农机具。同时还为农民免收一部分水费。这样一来,农民种地的劲头更高了,粮食产量逐年递增,亩产超千斤。
  最后,杨镇长对记者说,粮食生产上来了,给食品、饲料加工等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粮食生产的专业化,使两千多名劳动力从土地中分化出来,从事工商业和多种经营。化工、轧钢、食品等一座座小工厂拔地而起。小商店、小饭店、小理发店遍布全镇。一九八四年,全镇农工商总收入三千三百多万元,人均收入六百元,均比一九七九年翻了一番。
  (本报记者 树山)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树山
责任者
杨香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盘山县沙岭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