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缘明灯又高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00046
颗粒名称: 只缘明灯又高悬
并列题名: ——拉拉屯村穷变富观感录
分类号: F327.65
摘要: 1984年12月21日盘锦报登载的关于拉拉屯由贫致富的文章。
关键词: 富民政策 致富经验 农民

内容

秋天,在这镶嵌在金色稻海中的村庄里,一座座青砖灰瓦房,配着红砖院墙,显得格外神气.一个个探出房脊的电视机天线,仿佛一只只蜻蜓在齐声倾诉:这里非常美丽、富庶……
   这是拉拉屯如今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而昨天呢?
   也许是其名不雅的缘故吧,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月里,一提起拉拉屯,就会使人想起贫穷和落后。又因为拉拉屯是盘山县古城子公社所在地,便有人给送了这样一个浑号——“灯下黑”
   山回路转,柳暗花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订的富民政策,给拉拉屯村带来了生机,为“灯下黑”透进了希望之光。.
   一九七九年,村里老实厚道的老农民刘少尧全家人均收入一千元.这个现在看来已不算高的数字.当时却为全村人所瞩目,有人为之高兴,也有人替他担心.就在这时,县委派人来总结刘少尧的致富经验,公社党委给送去了致富光荣匾,大队党支部命名刘少尧家为先富户.党的富民政策就象一盏明灯,照亮了农民的心.同村另一位老农民唐福凡的精神风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年近六旬的唐福凡,辛勤耕耘四十余载,无所奢求,只盼望为儿孙盖几间好房.但是,他被“割尾巴”割怕了,让小生产的帽子压傻了,有钱不敢往银行里存,只好偷偷往墙缝里塞.刘少尧致富的事迹传出后,他放了心,亮了底:一九八〇年人均收入一千二百多元,加上积蓄,盖几间砖瓦房不费吹灰之力。.
   果然,当年他就盖起六间砖瓦房,今年又盖了三间,还添了新式家具.唐老汉感慨地说:“以前那阵子总吵吵富变修,穷光荣,谁敢露富.今儿个可好了,党有富民策,谁富谁光荣。”
   党的富民政策这盏明灯,为拉拉屯村民开阔了眼界,解除了精神枷锁,千方百计开创致富门路.一九八二年,在这个村子里出现了全乡第一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全村五百户,家家承包田,不少人家向国家超交余粮后,手中的粮食还是吃不了,用不完.去年秋天,有几户村民把陈大米一卖,高高兴兴地捧回了电视机.打草袋、喂猪鸡、养塘鱼、种蔬菜……多种经营两户的发展,更使新兴的拉拉屯集市热闹非凡。
   这几年,拉拉屯人常说:“不是灯下黑,就怪灯不亮.这句大实话的真正含义,已被拉拉屯的变化所证实。如今人们致富的胆子和本领更大了。会经商的办起了小卖店;有手艺的办起了服务点;买汽车的跑起了长途运输.当过多年生产队长的唐丙田,联合十户办起了贸易货栈,希冀播上致富的翅膀,向更富的目标腾飞。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忠祥
责任者
唐福凡
相关人物
唐丙田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拉拉屯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