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社員求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本溪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620020210017375
颗粒名称: 向社員求計
并列题名: 本溪縣草河口編織社勤儉办企業産品質量由劣到優成本由高到低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溪县草河口編织社产品推銷困难,为搞好生产提高产品质量,老艺人互相討论着,互相敎育,修改計件工資定額,以身作則。
关键词: 本溪市 草河口編织社 勤儉 节約

内容

本溪县草河口編织社有卅二个社員,都是老艺人。干这行年头最多的王学志老师傅,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工龄了;年头最少的赵德恩,也干了八年多。按道理来說,这个社的产品貭量应該很好,成本应該很低。可是在去年第四季度以前,这个社的产品不但成本很高,而且貭量很低:每个抬筐的出厂价格比兄弟厂社高两角多钱,筐又編得不規格,条子卡得不紧,連鳮蛋大的石头都能掉出去。社員背着这样的产品到外地推銷,常常是,怎么背去,怎么背了回来,耽悞工,又白搭盘缠。去年五月,他們給平山杂貨商店发去一批抬筐,价値一千二百元,結果积压一个多月,削价八百元才推銷出去。
  这个社因貭次价高大量积压产品的現象越来越严重,資金周轉困难,企业能否継续办下去?編织社的領导和社員,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社領导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深入社員中間,摸清情况,然后再硏究解决办法。社員們提了不少意見,如毛条代替腊条編筐底不結实啊!筐編的毛草啊!行政开支大啊……。社領导认眞分析了大家的意見,认为造成貭次价高的原因是:原料材料貭量不好;操作不細致;非生产开支大。怎样解决这些問題呢?大家討论了半天,想不出确切的办法。有人說,腊条收购期已过,現在无处购买,只好用毛条代替,这是沒办法解决的問題。毛条比腊条貭脆,不耐湿,不抗压,影响产品貭量是必然的。有人說,工人的計件工資定額已经修改了两次,脱产人員只有四人,看来降低成本也有困难。社主任老杜,和別人的看法不大一样。他說,非生产人員可以减少,他自己就准备下車間直接参加生产,領导生产,除参加有关方面召开的会议外,其他瑣碎事情,都交給会計去办,他可以不拿月薪,編多少筐拿多少钱。个別理事不同意这个意見,认为社主任把社領导好就算了,不在乎他每月几十元工資,何必下車間生产。老杜說,下車間生产,不单是压縮行政开支問題,更主要是参加生产,更好地領导生产。大家爭论不下,后来,决定把問題摊开,問問社員,让大家想办法解决貭次价高的問題。
  听說企业面临着停产的危险,很多社員都十分激动。他們說,毛主席敎育我們走集体化的道路,我們一定走到底。无论如何,貭次价高問題必須解决!社必須办下去!关于提高产品貭量問題,大家认为必須从三方面着手。首先解决原料材料問題。当前收购不到腊条,决定大家上山割腊条,坚决把毛条換下来。他們分两条战线,每天組织十五人上山割腊条,其他人在家坚持生产。两个月,就割了六万多斤。其次解决操作問題。很多老艺人检討了过去只追求数量,忽視貭量的做法。如筐径应当用三根条而只用两根或一根;滾筐边时,腊条断了也不換,怕耽悞时間。老艺人們說,咱們光想多編筐,多赚几个钱,結果貭量不高,产品大量积压,不仅企业办不好,对市場不負責任,就是自己已也多得不到工資,看来,咱們是想錯了。王学志、孙远崙等老师傅,主动提出,帮助技术較差的楊煥林、李春华、陈华增等人提高技术,幷調动了劳动位置,让这些人在自己身边工作,好随时指点。另外,建立了严格的产品貭量检查制度,由社員中选出产品貭量检查員,每天检查产品;实行优貭优酬,按产品貭量等級付給計件工資;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入庫不出社。
  产品成本能否降下来,社員們的反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社員算了一下細账:如果一个筐的計件工資少七分钱,每月就要少收入二十来元钱,一时狠不下心来。有人算的是另一笔账:成本过高,产品积压,就連修改計件工資定額后的收入也达不到,况且产品貭次价高,政治影响也不好。現在少收入一点,将来企业办好了,多生产一些,收入自然就增多了。頋大局还是頋自己,考虑长远利益还是只頋暫时利益?老艺人互相討论着,互相敎育着。結果大家一致提出,修改計件工資定額,大号抬筐由四角五分降到四角,二号抬筐由四角五分降到三角八分。接着大家又算了人的账,怎样压縮非生产人員。社主任老杜,把自己下車間生产,不拿月薪的計划,告訴了大家。社員們受到很大震动。大伙說:領导为搞好生产,降低成本,以身作則的精神,我們都十分感动,不过社里工作很多,需要一个人经常照頋,主任还是脱产好。老杜知道大伙的心事,怕他参加生产后,忽略了社的領导工作,就向大家做了保証:不仅要把自己的生产搞好,还要把社的工作搞好。从五月份开始,他已正式下車間参加生产,領导生产。勤杂工胡連生也参加了車間生产。他說,現在我还能干得动,就多少干一点,等我老了,社里再想办法养活我。現在,全社只有一个会計脱产,除了記账、算账外,还要負責其他事务工作。出納和保管,由另外一个工人王明发兼任。他每天都提前上班,晚下班,比別人多干两个小时工作。一些扫院子、打水等零星事情,誰有空誰就干。社員們都說,咱們小社小办,一切从簡。
  除此之外,社員們还从耗料上打算盘。保管員称了十一个工人一天的废料,竟达三百多斤,平均每人三十斤。于是工人們又詳細地討论了节約原料材料問題。大伙决定精打細算用料,能用的尽量利用。每个筐的耗料定額由十六斤降低为十五斤半。一个月能省二千二百五十斤原料。最爱出废料的张恩清,也检討說,过去认为出一斤半斤废料算不了什么,現在明白了,要想降低成本,必須往意一点一滴的节約。各生产小組,还把节約原料,做为“五好”竞賽的主要内容之一。
  × × ×
  “士別三日当刮目相看”,仅仅半年时間,草河口編织社的产品,已经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弯:貭次价高問題,已基本解决:一級品由过去的10——15%提高到85%,大抬筐出社价格,每个由二元二角降低到一元七角。过去把产品送上門也不购买的撫順、大連、沈阳等市的有关单位,現在亲自派人来訂貨。据一个月統計,来电来人要貨的,就有九个市县之多。
  本溪县草河口編织社的領导和社員,经受住了这場严重的考验。

知识出处

本溪日报

《本溪日报》

出版者:本溪日报

出版地:本溪市

《本溪日报》创刊于1948年12月24日,由本溪市委主办,报社下辖《本溪日报》《辽沈晚报·本溪版》两报及《洞天周刊》《经济周刊》两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荆英坤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王学志
相关人物
赵德恩
相关人物
本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