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項指标与先进厂日益靠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本溪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620020210017370
颗粒名称: 各項指标与先进厂日益靠拢
并列题名: 三、四月份,除全面超額完成國家計劃外,各項生產躍上了歷史新水平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63年5月本溪市有机化学厂职工开展增产节約活动,要找差距,要比先进,从主覌上发揮能动作用,积极改善生产技术条件,硫磺、苏达等产品的经济指标,日益与先进厂靠拢。
关键词: 本溪市 有机化学厂 经济指标

内容

【本报訊】开展增产节約活动,要找差距,要比先进,而生产条件不如人家又怎么办呢?本溪市有机化学厂职工面对这个問題,注意了从主覌上发揮能动作用,积极改善生产技术条件,三、四月份,各項生产指标与同行业先进厂相比,差距显著縮短。
  有机化学厂职工在增产节約运动中,把各項指标与先进厂相比后,发現差距很大。可是有些人认为:“人家設备好,技术高,产量大,条件沒法相比,差距自然很大。”这种“自叹不如”的想法,影响了挖掘内部潜力的信心。一、二月份,生产起色不大,仅以成本而论,本厂糖精吨成本是四万元,而上海兄弟厂的糖精吨成本是二万二千元,彼此間仍有很大差距。
  职工們经过厂党組织的多次思想敎育,对增产节約的意义有了較深的理解,认识到“条件不如人就无法比先进”的想法是不对的,都紛紛轉变了态度,鼓起了干劲,从主覌上积极改进生产技术条件,战胜客覌困难。糖精車間工人很早就感到苯干法的酯化工序沒有沉降分离設备,严重影响了半成品——甲酯油的貭量,使耗料增加;而上海兄弟厂就有这种設备,甲酯油的貭量便很高。可是,新添这种設备需要一万多元钱,由于費用大,工人們都感到无法可想,这个問題也就擱置下来了。这回,职工們鼓足了干劲,都主动寻找办法,終于找到了一个閑着不用的旧鉄罐,经过修补,就改成了一个沉降分离罐,安装后,設备技术状态有了改善,甲酯油的貭量由原来的85%提高到95%,而且全部費用只花了六百多元钱。接着,他們又对技术水平不如人的問題,主动組成了一个技术学习班,利用生产空隙时間学习技术操作知识,幷以边学边实践的办法,学习时都注意了作小型实地操作試验。这样,技术水平提高很快。过去,工人們操作时心中无数,往往盲目乱干,造成原材料不应有的浪費現象。比如头道工序酰氨化操作时,工人們总好把氨水排凈,形成酯化时氨量不足,影响到甲酯油的收率。現在排氨时,都注意了保留一定的氨量。由于工人們技术水平的提高,酯化时,还想出了用热水冲的革新操作法,使反应結束后剩余的次氯酸鈉遇热后全部揮发掉,避免甲酯油的炭化。这就使甲酯油的收率由过去的65%提高到72.03%。用甲苯法生产糖精的职工們,查清了“三漏”(罐、离心泵、管路閥門流失半成品)、“一拉拉”(糖精母液溢在地上)的浪費現象,也从主覌上改进操作条件,凡是流失处都增設了缸盆,幷規定了扛抬糖精母液先要在地上鋪好麻布的操作制度,以便使麻布吸收溢出的母液,然后絞在盛器里沉淀后重新生产糖精,防止半成品的損失浪費。如磺化工序工人,仅在冰析閥門处安了一口缸,一个月就回收了磺化油二百二十公斤,等于多回收糖精一百二十公斤。氧化工序工人在流失半成品的閥門处安了三口小缸,仅四天就回收了糖精鈉液十二公斤,等于多增产糖精十四公斤。这就为提高糖精收率,减少原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起了重要作用。
  硫磺車間工人根据磺烟跑的多的浪費漏洞,也积极改进了生产技术条件,把磺窑的烟道延长了二米半,使原来跑掉的磺烟都成为磺粉而收得。苏达車間工人还主动加强了水洗的操作方法,把过去混有杂貭而无法使用的純碱,变成了好料,降低了原料消耗。
  从主覌上改善了技术操作条件,堵塞了一个个的浪費漏洞,有效地挖掘了生产潜力。从三月份起,全厂除全面、超額完成国家生产計划外,各項指标都有大幅度提高。四月份,各項生产更跃上了建厂以来的历史新水平,与同行业先进厂之間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小。如糖精收率,苯干法是82.98%,比本厂最高水平提高了29%,上海厂是90%左右。糖精单位(吨)成本,苯干法是二万一千四百元,比本厂最低水平降低了50%,上海厂是一万五千元左右;甲苯法是二万八千二百元,比本厂最低水平降低了13%,上海厂是二万二千元左右。硫磺、苏达等产品的经济指标,也日益与先进厂靠拢。(本报記者)

知识出处

本溪日报

《本溪日报》

出版者:本溪日报

出版地:本溪市

《本溪日报》创刊于1948年12月24日,由本溪市委主办,报社下辖《本溪日报》《辽沈晚报·本溪版》两报及《洞天周刊》《经济周刊》两刊。

阅读

相关地名

本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