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料材料上做文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本溪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620020210016686
颗粒名称: 在原料材料上做文章
分类号: G210
摘要: 文章讲述了制鞋行业和溪湖皮革厂充分利用和节約原料材料的生动故事。
关键词: 本溪市 手工业社 节約材料

内容

耳聞目睹不少手工业社社員,充分利用和节約原料材料的生动故事,深受感动。节約原料材料不仅有利于生产,而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是一件大好事情。这里,向读者介紹的仅是大海中之一滴。
  ×××
  制鞋行业的原料材料主要是棉布和皮张。这些原料材料大都靠国家調拨,外进的不多。为了节約寸許布头,制鞋行业的工人們,絞尽了脑汁。制鞋二社的剪裁工人說:“节約得从小处着手,寸許料头也浪費不得啊”!他們的裁断办法,已经改进了数次,由照样裁改为照样划道裁,由一次裁一种鞋改为一次裁数种鞋,大小前后混合套裁。过去做劳保鞋每双耗料一尺二寸,現在只用一尺一寸三分就够了。一双男安鞋的耗料,也由五寸五分降低到四寸五分。有一次,他們裁了一批女拉带鞋,耗料定額沒增减,裁法也是老样子,可是裁完活却节約了好几尺棉布。经硏究,原来問題就出在紅蓝鉛笔道上了。过去工人用紅蓝鉛笔划鞋样,这次用鉛笔划的,由粗道改为細道,就节約了半分布。这个无意中获得的经验,从此就被裁断工人运用起来了。在这个裁断工段里,不论在工作案子上,在地下,你找不到半点丢掉的废物。裁“格布”的王建德师傅說:“就是剩点‘格布’头,我們也收起来,准备做小鞋用。材料不在大小,用起来沒有它就不行。”在一堆原料材料里,我发現几张奇怪的皮子,小到只有一尺多,而且皮子上还有好几个大窟窿。他們說,这是溪湖皮革厂回收来的牛头皮子。用这种皮子做鞋,光滑柔軟,貭量挺好。
  牛头皮子給我打开了思路,我来到了溪湖皮革厂。
  溪湖皮革厂不仅把牛头皮子利用上了,就是其他零七八碎的,也一点不丢,象牛羊的角,各种动物的尾巴,猪鬃、肉里子和落地毛,都回收加工,有的成为本厂的原料材料,有的成为兄弟厂的原料材料。厂长告訴我,他們的卢师傅,为回收副产物花費了不少脑筋。皮革車間主任卢佩章,是做皮活的老把式,看見厂里的一些残物丢掉很可惜,就带領工人硏究着回收。他們把各种动物尾巴上的毛剪掉做成皮子,把猪鬃从猪皮上拔下来。做牛头皮子,还是今年一月份的事,那时候卢师傅听說制鞋厂的皮张缺乏,看見本厂的牛头丢掉了心疼,就同工人商量試着做。做牛头費工麻煩,卢师傅就向工人讲解充分利用节約原料材料的意义。于是工人們說:“干,只要对国家有好处,累点沒什么”。工人提议,在劳动定額外,每人每月多做几个牛头皮子。仅今年一、二月份,就做了一百多个,为兄弟厂提供了原料材料。充分发揮皮革工业中的潜力,为兄弟厂提供原料材料,他們还想了許多办法,为把做皮子刮下的肉里子和碎皮边熬成水胶。熬水胶不是容易的,他們就到沈阳去学习,实际参加人家厂子的操作,終于学会熬水胶。制鏡、工艺美术、木制等企业,正好用这种材料,均被他們高高兴兴的买了去。水胶,对制鏡、工艺美术社来說,还不是主要原料材料,他們需要的主要原料材料是玻璃。玻璃易損坏,加上生产剩下的边角料,听說工艺美术社一年就要損耗一百多平方米,損耗率占4—5%。我带着这些框框来到这个社。可是現在,却大出意料,原来这个社的老师傅殷合璧,从烟台学来一种用边角料做表罩的办法,不仅充分利用了原料材料,而且还增加了品种。这种用边角料做的表罩,比过去用木板和好玻璃做的表罩成本降低一半。此外,他們还用边角料做像立子、台灯等产品。在制鏡社的生产車間,看見工人把一块大玻璃割成不同規格不同形状的小块,由大割小,由小割了,到后来只剩下窄窄的玻璃条。据說这玻璃还可以拼凑做其他产品。眞是“巧裁縫手下无剩料”啊!制鏡社充分的利用原料材料,产品品种,規格都增加了不少,他們不仅做农村喜欢的大靠山鏡、木板鏡,也做各种不同的圓鏡和小方鏡,最大的鏡子长九十公分寬六十公分,最小的鏡子长九公分寬六公分。充分利用原料材料的結果,使这个合作社的总成本迅速下降,今年同期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厂总成本下降15.9%。

知识出处

本溪日报

《本溪日报》

出版者:本溪日报

出版地:本溪市

《本溪日报》创刊于1948年12月24日,由本溪市委主办,报社下辖《本溪日报》《辽沈晚报·本溪版》两报及《洞天周刊》《经济周刊》两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英坤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本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