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来节省好料近二千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本溪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620020210016484
颗粒名称: 六年来节省好料近二千吨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63年,本溪市本钢机电厂第一鑄造車間冲天爐,六年来节省好料近二千吨。
关键词: 本溪市 本钢机电厂 节省

内容

【本报訊】本钢机电厂第一鑄造車間冲天式化鉄炉,从一九五八年起至今六年多来,常年累月用机械加工剩余的鉄末子和用过的鉄,化成鉄水,用于生产,共为国家节約好鉄近两千吨、好钢近三百吨。由于用废、旧材料代替好材料,生产成本也年年下降。一九六〇年化一吨鉄的成本是一百三十元零九角七分,到今年二月末統計,已经下降到一百零三元七角八分。群众称这座化鉄炉为“勤俭”炉。
  “勤俭”炉常年如一日地这样化鉄,的确很不易,遇到的困难是很多的。冲天炉原炉全“吃”好鉄好钢的时候,操作省事。炉外有条专用电車綫路,电瓶車从仓庫里可以直接把各种化鉄材料送到炉前;然后,用吊車把料提升到炉頂,装进料斗,工人只要轻轻用手一推料斗,各种化鉄材料就都自动流入炉内。在一定时間内,就可以把一炉鉄化好。自从吃钢屑和古鉄,工人需到很远地方去一筐筐地抬到炉頂,长的还得用刀断开。春秋两季还好,在夏天阴雨連綿的日子,和在冬天钢屑冻結在雪地里的时候,抬钢屑很困难。但是“勤俭炉”的工人,幷不畏惧这些困难,因为他們曾算了笔細帐,一吨好钢价値一百三十一元,而一吨钢屑只要二十元,每化一吨钢屑就节約一百一十一元銭。为了保証化鉄貭量,工人們把块大的,一錘錘打碎,为了使各种材料配比合适,化的貭量好,他們还主动和技术人員硏究采用火碱脫硫的办法,使化鉄貭量滿足了鋳造要求。
  这座勤俭炉的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已成为机电厂职工学习的榜样,幷被本溪钢鉄公司評为先进集体。
  (张程文)

知识出处

本溪日报

《本溪日报》

出版者:本溪日报

出版地:本溪市

《本溪日报》创刊于1948年12月24日,由本溪市委主办,报社下辖《本溪日报》《辽沈晚报·本溪版》两报及《洞天周刊》《经济周刊》两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程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本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