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图书馆
本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本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好八連”故事说不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本溪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620020210016146
颗粒名称:
“好八連”故事说不完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63年5月是“南京路上好八連”进駐上海十四整年。他們在毛泽东思想的紅旗招引下,始終保持和发揚党的艰苦奋斗的光荣傳統,他們身居閙市,一尘不染,出現了許多平凡而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是摘自《解放軍报》的一部分。
关键词:
本溪报
好八連
艰苦奋斗
内容
編者按:今年五月是“南京路上好八連”进駐上海十四整年。他們在毛泽东思想的紅旗招引下,始終保持和发揚党的艰苦奋斗的光荣傳統,他們身居閙市,一尘不染,出現了許多平凡而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是摘自《解放軍报》的一部分。
好八連的每一个故事,看来都是普普通通的,細小的、平几的,但是,每个故事里都閃耀着无产阶級思想的光輝。他們坚定不移地站在无产阶級的立場上。他們那种爱惜国家的每一分資財,一貫地发揚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以及“毫不利己专門利人”的共产主义风格都是値得我們学习的。
行軍鍋
在八連的荣誉室里陈列着一口行軍鍋。提起这口行軍鍋,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经历。那是一九四七年的夏天,国民党反动派重点进攻山东。那时,八連是山东軍区某部的一个連队,经常掩护机关和首长通过敌人的封鎖线。有一天,一个老炊事員正在山上找水給伤員喝,在一所又暗又矮的草房子里,发現了敌人撤退时丢下的一口行軍锅。老炊事員高兴地跳起来,因为他烧开水需要锅,正想把这口锅拿起来,暗藏在附近的一个敌人向他打了一枪。他負了伤,頋不得伤口痛,咬紧牙关爬起来,看見有一个敌人正向前奔跑,便使劲扔出一顆手榴弹,轰地一声把敌人炸倒了。老炊事員背着这口锅回到了連队。他十分爱惜这口锅,每天用它烧飯烧开水,行軍打仗都背在身上。一九四九年四月,我解放大軍橫渡长江,很多向志說:“你那口旧锅不要带了吧!到了大城市有的是新鍋。”但是,老炊事員說:“就是南京、上海有好东西,也应該先让給老百姓用,我們仍然要保持我軍的老傳統。”他带着这口锅渡过了长江,千里行軍来到了上海,継续用它来烧水烧飯,一直用了好几年。現在每当人們看了这口行軍锅,就不禁想起了那位受人尊敬的老炊事員,也受到了一次光荣傳統的敎育。
連長給我补衣服
每当司务长黃德胜拿起針线縫补衣服的时候,他就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件事情。
黃德胜在入伍后第一次参加战术訓练的时候,不小心把褲子撕了一个口子。他很发愁:怎么办,叫誰补呢,自己补嗎?一来不会,二来也不愿意,他想:咱是男子汉,靑年小伙子学針线,让人家看見了多不好意思!后来,他想出了一个点子,拿起衣服就往干部宿舍跑,心想:連长爱人来队了,請她給补补吧!一进門,他就楞住了。連长刘裕民正坐在凳子上,象个裁縫店里的老师傅一样,低着头,一針一线地补衣服。連长的爱人坐在他旁边,忙着上袜底。看到这般光景,他的脸刷地一下紅了起来,拿着衣服进也不好,退也不好。連长倒先开口問:“黃德胜,有什么事嗎?”“我,沒……沒有什么。”他老半天也沒把話說出口来。其实連长早看出来了,把他的衣服拿了过去說:“破了吧?来,我給你补!”說着就給他补起衣服来了。当时,黃德胜站在那里不知怎么好,乘外面有人喊他,赶快溜了出来。回到班里,他越想越慚愧,人家連首长和老同志都是自己补衣服,为什么自己认为縫縫补补不光彩呢!
不一会儿,連长把补好的衣服給他送来了。連长望着黃德胜那副尴尬的样子,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說:“我刚入伍的时候,也不会补衣服,是老同志敎会的。自己动手縫縫补补是我軍的老傳統,这是件光荣的事情。”黃德胜接过衣服,心里說:“連长啊,你不仅給我补好了衣服,而且还‘补’好了我的思想!”
从此以后,黃德胜也学会了补衣服,每年新战士一来,他还主动地敎他們,让八連艰苦朴素的傳統代代傳下去。
閃光的一分銭
八連到南京路不久,有一天到外滩出早操。突然,战士徐淑潮拿着一分钱紙币向指导員跑来,他敬过礼后說:“指导員,我給到一分钱,交公。”站在旁边的战士都以敬佩的眼神望着徐淑潮。这时有一个新战士“噗哧”一声笑了,又赶快用手捂上嘴。指导員却郑重其事地接过这一分钱,装在兜里。然后,又和这个战士握了手,幷表揚了他。第二天,徐淑潮的名字和他的事迹一起登上了光荣榜。就在这天晚上,指导員和那个“噗哧”一笑的战士談了話,說:“……一分钱是微不足道的,交了公是人民战士的本色;可是如果你留下它,它就会在你的心灵里染上永远抹不掉的汚点。”
老太太难解的謎
在一次野营訓练中,战士任中日跳壕沟的时候,因用力过猛,把軍褲撕了一道大口子。午飯后,他盘起腿补起神子来了。房东老太太見了,先是一楞,接着就坐在他旁边,問道:“媽媽敎的?”任中日沒回答,只是微笑着搖了搖头。老太太更加不解了,又問:“上边不发新的?”任中日还是沒有回答,轉身从背包里取出自己的小包袱,摆在老太太面前,老太太打开一看,里面白衬衣,綠軍装,灰袜子,样样都有。老太太楞住了,視线慢慢从包袱上移到任中日的脸上。好象問:有这么多衣服,为啥还要一針一线地补这条破褲子呢?如果这位老太太知道副連长张継宝和副班长楊光品的球鞋和衬衣的故事,她就知道任中日为什么要补那条褲子了。张継宝在一九五五年买了一双球鞋,直穿到一九五八年,鞋上补釘压补釘,原样早认不出来了,称称足有三斤重。战士們和他开玩笑說:“副連长,該送‘博物館’啦!”他却說:“再补补还能穿几天。”楊光品的衬衣补了三十八个补釘,后来又把长袖剪成短袖,出操上課照常穿着。他們省下来的衣服鞋子哪里去了呢?在每次发新交旧的时候,这个謎就揭开了。原来他們把嶄新的衣服拿出来,要求上級轉送給灾区的人民了。
铜鍋竹竿的小烟袋
八連刚到南京路的时候,个別刚刚入伍的新战士,就看花了眼啦。战士李玉德本来是吸黃烟的,星期天上街买了一支雪茄烟,叼在嘴上說:“这东西不錯,劲头是大,尝一尝。”十九岁的童新根也說:“发了津貼費,国际飯店吃餐飯,哪怕吃一碗阳春面,总是国际飯店。”这些事引起党文部的重視,指导員便十分注意从本連找些生动的材料敎育部队。
一天,指导員刘仁福干完活,跟給养員刘云產要肥皂洗手。刘云產拿出块固本肥皂来,連个肥皂盒也沒有。指导員就問他:“你怎么連块香皂也沒买?也不买个肥皂盒?”刘云產說:“咱在家洗脸的时候,找个小河沟就行了,洗衣服也用不起肥皂。現在来到上海,有一块固本肥皂,又能洗衣服,又能洗脸,就够了。还买那香皂干什么!”
又一次指导員刘仁福到伙房检查改善伙食的情况,看到刘云產脚上还穿着一双从山东老家带来的粗布袜子,吸的是旱烟絲,用的是銅锅竹竿的小烟袋。刘仁福又故意說了一句:“到了上海南京路了,何必还那样刻苦呢?”刘云產回答說:“只要全連同志能吃得好,长得壮,好好完成警备任务,咱心里就落实了。到南京路也不是为了自己享受!”
这些事情,給指导員刘仁福提供了进行思想敎育很好的活敎材。
換盆底
一天中午,大家都午睡了,四班长到处找不見副班长楊光品。后来在厨房門口找到了,他滿头大汗,正在用小錘敲什么。班长过去一看,他眼前还守着一把鉗子、一把剪刀和一块旧敎皮。
班长問:“修脸盆嗎?”
“嗯,換底。”
“換底?沒有焊錫就能換上底啦?”班长有点不信。
“能!”楊光品头也沒抬,継续修着。
起床后,同志們用它洗完了脸,才发現盆底已经补好了,原来是用旧鉄皮“咬”上的。这个脸盆已经用了八年多,四班还在用着它。
义务理髮員
张振才入伍不几天,就听指导員讲了标兵楊光品克己奉公的事迹。张振才听了,心里不断琢磨:要象楊光品那样,多为大家做些事情。
連里沒有理发員,张振才想:同志們出去理发,不但花钱,而且浪費时間。他就向連长請求当理发員,为大家义务理发。連长問他在家会不会理发?他說:“不会可以学嘛,路是人走出来的。”从此,他就利用每天中午时間,来回奔跑老远,到警备区理发室去学习。連长告訴他,学习理发可以坐車去,回来报銷車費。但他仍然走着来走着去。在学习理发当中,沒花公家分文車費。
一个多月,张振才終于学会了理发。連队买了一套理发工具,找了間空房子。张振才从此就当起了义务理发員。每到星期六和星期日,理发室的人可眞多,张振才就格外忙碌,一天到晚不停地給同志們理发。連队住的很分散,他要跑很多地方。从一九五九年到現在,张振才常常牺牲星期天和休息时間,不辞劳苦地为大家当着义务理发員。
在暴雨里站岗
战士頋永良在某机关門口站岗,突然烏云密布,雷声大作,接着就是瓢泼似的暴雨。頋永良的双脚被水淹沒了,衣服也全湿了。本来他后退两步就可以避开雨水,可是他一想:不,不能!要是后退两步就不能全面地覌察周围的情况。因此,他立在那儿一动不动。
雨在不停地下着,頋永良不时地用手抹一抹盖在衣服里面貼着皮肉的手枪。他知道:武器就是战士的第二条生命。
“同志,快穿上吧!”頋永良随着喊声轉过头去,原来是机关里的一位同志送来了雨衣。要是平常,頋永良是要婉言謝絕的。可是今天,他却以激动的眼神望着那位同志,連声說:“謝謝,謝謝!”他接过了雨衣,披在身上。这倒不是他怕雨浇,而是为了武器,为了任务!
頋永良这种忠于职守的忘我精神,第二天就在全連傳开了。
二十八个补釘
张継岳是一九六〇年六月才調到八連来的。他来后第三天,就学着老战士的样子,做了一个針线包。小伙子长了这么大,沒摸过針线,第一次縫袜底,还很害羞,覚得这是妇女的活計,一个人躲到小屋里縫。老战士楊新民看到了,便說:“来,我敎你縫。”两人肩挨肩坐在鋪上。楊新民又找来一根針,边縫边敎,边敎边談:“到咱八連,就得学会針线活,縫縫补补,自己动手,这是咱八連的老作风了。”以后,张継岳又看到班里、連里人人都有針线包,人人都断不了补啊連的,也就不害羞了。不久,他的衬衣有两个地方破了,自己拿針补了两个补釘,虽然补得不那么平整,但穿起来不仅不覚得难看,相反,覚得挺光荣。到了年底,一件衬衣上补了二十八个补釘,他还穿着。
陸福生的警惕性哪里來?
以前,战士陆福生站岗,警惕性不够高,甚至有一次在哨位上看家信。学习了毛主席的《丢掉幻想,准备斗爭》的文章,陆福生沉痛地检討了自己的麻痹思想。他說:“主席告訴我們,敌人不会放下屠刀,更不会立地成佛,我們如果麻痹大意,就会吃大亏。”以后,他站岗放哨,警惕性总是很高。有一天上海驟寒,大风呼呼地刮,气溫降到零下好几度,他站岗連帽耳也不放下,別人叫他放下来,他說:“放下来就听不淸周围的动靜啦,不能更好地保卫目标。”同志們都說:陆福生由于认眞学习毛主席著作,变成一个机智勇敢的好战士了。
除夕之夜
除夕的夜晚,已经十二点鈡了,馬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漸漸地消散了,紅紅綠綠的霓虹灯还在閃閃发光。担任巡逻的副班长頋祥生、战士陈傲林在馬路上看到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在路边哭叫着爸爸媽媽。他俩想,这个孩子一定是迷了路,找不到家了,于是他俩立刻把这个小孩背回了連部。到連部已经午夜一点鈡了,战士們打算等天明后把小孩送到派出所。还沒有睡覚的副連长洪兆全、指导員王经文知道了这件事,商量了一番,他們說:今天是大年三十,小孩的父母一定很着急,我們要馬上把小孩送到他家里去!可是这个小孩只說住在“大世界”附近,沒有讲出确切的地址和門牌。孩子的家在哪里呢?这时天下着毛毛雨,馬路上很难找到三轮車,指导員王经文和副班长頋祥生轮流背着小孩,穿过大街小巷,在“大世界”一带找了一条里弄又一条里弄,終于把小孩送到了他的家里。这时,孩子的父母还穿着雨衣哭丧着脸坐在那里互相埋怨呢!突然看到两个解放軍同志背着孩子进来了,感动得說不出話来,再三地向他們道謝。王经文連忙說:“这算得什么,这是我們应尽的責任嘛!”当他們回到連队的时候,东方已经露出了曙光。(轉自“沈阳晚报”)
知识出处
《本溪日报》
出版者:本溪日报
出版地:本溪市
《本溪日报》创刊于1948年12月24日,由本溪市委主办,报社下辖《本溪日报》《辽沈晚报·本溪版》两报及《洞天周刊》《经济周刊》两刊。
阅读
相关地名
刘仁福
相关人物
刘云產
相关人物
张振才
相关人物
頋永良
相关人物
张継岳
相关人物
楊新民
相关人物
陆福生
相关人物
陈傲林
相关人物
王经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