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次降价打开产品銷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本溪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620020210013024
颗粒名称: 連續三次降价打开产品銷路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62年,本溪市玻璃制品厂加强成本管理工作,讲究經济效果,連续三次降低了产品出厂价格,赢得了产品暢銷的新局面。
关键词: 本溪市 降价 銷路

内容

【本报訊】本溪市玻璃制品厂加强成本管理工作,讲究經济效果,連续三次降低了产品出厂价格,赢得了产品暢銷的新局面。
  玻璃厂生产的口杯,是城乡人民所需要的一种家常川品。过去由于产品出厂价格过高,商业部門不爱訂貨,部分产品經常滞銷。职工們从这个教訓中,感到生产一切产品时,不仅要保証产品的质量,而且要講究經〓效果,真正体現既物美又〓糠的根本要求。从四月份〓〓起,在西藏产品质量的同〓,切线〓意了降低成本的工作。
  厂領导干部和科室有关人員到車間深入了解后,发現成本高的原因,主要是耗料大,成品率低。比如:每天烧好的十个坩埚的玻璃料,工人們刮渣时,往往把很多好料也刮掉了;对埚底的剩料也不充分利用,白白地废在埚里。各道工序之間又缺乏半成品的交接制度,人为的废次品都无从追究責任,因此,半成品的損坏率一直很高。为扭轉这个局面,他們发动全厂职工結合存在的問题展开了座談和討论,然后,制定了原材料的消耗定額和积額領料制度,具体規定了下一定数量的原料,就得交一定数量的成品和半成品;領料超量,須說明原因后才准領料。同时,逐道工序建立了交接責任制,上下工序交接半成品时,都要查明半成品的质量和数量,并分别填写在交接卡上,一旦发生問题,可以馬上追清責任。这样,职工們的責任心都普遍增强。呂复章拌料小組工人,把限額領料卡当成了自己的小帐本,做到天天看,时时算,有空还到处回收玻璃碴当原料,防止領料超量。制品工段郑继忠小組工人,刮料时都精心操作,不讓渣子混料,对埚底的剩料也充分利用,直到吹制完为止。这些,都使原料消耗逐步降低。如每吨产品仅硅石粉和种碱的消耗量,就由原来的三百三十一公斤降到二百七十四公斤。
  从七月份起,他們还进一步建立了經济活动分析制度,及时总結成本管理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例如:八月份通过經济活动分析,发現成本有回升現象,經过分析研究,原因是原料混入了杂质,糟蹋了好料。針对这个問题,〓采取了专人保管原材料〓〓施,保証凈料凈配。〓为控制燃料消耗,又〓〓〓了专人限額送煤制。李忠厚司炉小組根据这个制度,主动將每班透炉次数由五次增加到十次,达到了烧煤少,炉火旺。
  由于职工們的成本观念不断增强,逐步克服了耗料多、成品低的局面。从十月份以来,每吨产品仅純碱消耗一項,就比过去减少了25%;燃料煤的消耗也比过去降低50%,从而挖掘了原材料的潜力,使成品率显著提高,成本持续下降。与年初相比,口杯成品率提高30%,单位平均成本降低23%。这样,就使产品出厂价格三次更易。如每只口杯的平均出厂价格,一季度的原价是五角五分二,二季度开始降为四角九分二,三季度降为四角四分二,十月份就降到四角三分二,接近了全省玻璃行业的口杯平均出厂价格。因此,从九月份起,終于打开了口杯的銷路。現在,每月約有十万只口杯和一万多只花瓶暢銷于全省各地。
  (錢孝先)

知识出处

本溪日报

《本溪日报》

出版者:本溪日报

出版地:本溪市

《本溪日报》创刊于1948年12月24日,由本溪市委主办,报社下辖《本溪日报》《辽沈晚报·本溪版》两报及《洞天周刊》《经济周刊》两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錢孝先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本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