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营有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本溪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620020210012924
颗粒名称: 經营有方
并列题名: ——草河口皮革馬具社办社点滴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62年,本溪市草河口皮革馬具生产合作社,今年一至十月份在很好地完成生产計划的基础上,共贏得利潤一万四千多元。去年向国家借用的二万五千元貨款,到九月份已还了一万八千元。
关键词: 本溪市 經营 皮革

内容

本报記者金元
  草河口皮革馬具生产合作社,今年一至十月份在很好地完成生产計划的基础上,共贏得利潤一万四千多元。去年向国家借用的二万五千元貨款,到九月份已还了一万八千元。
  精打細算
  这个生产合作社座落在草河口鎮上。四間普普通通的房子是生产車間,也是門市部和办公室。屋里,只有几架木制手搖紡单和堆放着的一些青麻、皮革原料,以及經常使用的小型工具等。設备虽然比較簡陋,可是社員的生产积极性却很高。女工們从早到晚,坐在紡車旁,两手不停地把一捆捆的青麻紡成农村需要的各种繩套;做皮活的老师傅們也都聚精会神地縫制着农民穿的靰勒,或纏着大小不同的鞭杆。原来,在这个社里共有二十二名社員,只有一名会計脱产。就是他,除包于財务工作外,还兼做保管和給顾客开发票等工作。社主任不脱产,在参加生产的同时,还兼管車I記录、采购等工作。所以,非生产人員少,劳动效率高,是这个社的一大特点。另外,这个社还严格控制了非生产費用的开支,做到了可花可不花的錢,就坚决不花。今年秋天,为了迎接农村需要皮革馬具的旺季,社里决定整修房屋,把門市部搞大一点。經过一番核算,要是委托人家施工,光瓦木工钱就得二十多元。于是,社員們便趁着雨休的时A,大家动手完成了这桩活。冬天要来了,車間里需要安三个大炉子取暖,要是买三个新铁炉子,也得花好几十元。社員們就拣来許多废磚头,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沒花一文錢砌了三个磚炉子。大大压縮了非生产开支。
  勤儉持家
  勤俭办社,爱社如家的行动在这个社几乎到处可見。女工們在紡麻绳时,若碰到青麻质量不好,麻头掉的較多,她們总是不嫌麻煩地把麻头拣起来,一根根地夹到成缕的麻里再紡成麻绳。这样,每一百斤麻就可多紡出三斤绳子。做皮活的老师傅們用料更細心。他們把每张皮革上的牛毛都刮下来,洗凈,积攢起来备用,还注意拣拾裁活时掉在地上的皮角,今年上半年,他們把平日拣拾的五百斤皮角,熬成了一百五十斤水胶,卖了三百七十多元,增加了社的收入。他們做活使用的工具很簡单,数量也少;但工人們并沒因为这样,就有絲耗的浪費。拿木銼来說吧,生产鞭杆离不开它,每月需要五把。可是,慕全五老师傅覺得每月使用五把也太多,他仔細检查,发現过去有些用完的銼还可以使用,就对大家說:咱們不能光图做活順手,能用的銼也不用了,多买一把新銼,社里就多支出几个錢呀。于是,他带头把一把旧銼又使用了两个月。别人看到慕师傅使用!日銼也一样干活,就認真爱护工具,尽量延长工具的使用寿命。結果,每月生产鞭杆用銼,就由原来五把降低到三把。
  產品對路
  去年,这个生产合作社經营的品种,只有杆皮、笼头等四、五种。就是这四、五种产品也大部分是給县生产資料公司加工的,农民跑来买不着需要的东西。今年以来,他們感到皮革馬具生产应該面向农村,积极生产农村需要的对路产品。于是,就扩大了經营范围,增加花色品种。年初,衣村非常需要鞭杆,当时生产鞭杆的竹鞭梢缺貨,他們就到处找門路。从市皮革厂购进一百多根鞭梢,沒够卖他們听說新民县皮革厂它鞭梢,就主动和新民县搞协作,帮助新民县皮革厂解决一部分鞭座,換来两干多根鞭梢,纏出了大批鞭杆,供应了全县农村需要。一年来,他們就是以这种精神,突破了种种困难,积极生产对路产品,把品种由原来四、五种增加到十几种。門市部还增加了車馬鞔具修理和皮革加工等服务从目,促使这个合作社营业額不断增加。

知识出处

本溪日报

《本溪日报》

出版者:本溪日报

出版地:本溪市

《本溪日报》创刊于1948年12月24日,由本溪市委主办,报社下辖《本溪日报》《辽沈晚报·本溪版》两报及《洞天周刊》《经济周刊》两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金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本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