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國二隊新社員秋收技术普遍提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本溪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620020210011875
颗粒名称: 爱國二隊新社員秋收技术普遍提高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溪市下馬塘公社爱国大队第二生产队,根据新参加农业生产的靑年不熟悉秋收农活的情况,采取以老带新,边做边学的办法,积极帮助靑年学习收割技术,因而提高了秋收效率,保証了收割貭量。
关键词: 本溪市 新社員 秋收 技术

内容

【本报訊】下馬塘公社爱国大队第二生产队,根据新参加农业生产的靑年不熟悉秋收农活的情况,采取以老带新,边做边学的办法,积极帮助靑年学习收割技术,因而提高了秋收效率,保証了收割貭量。
  这个生产队共有六十二名男劳力,其中有二十多名是参加农业生产不久的靑年学生。在秋收工作中,他們劳动积极性很高,但因收割技术不高,效率很低,貭量不好。为此,队委会和共靑团組织一方面向靑年讲淸保証收全收凈的重要意义,另方面又組织靑年展开了虛心向老农学习农活技术的竞賽活动。对那些干活认眞,虛心学习农活的靑年,除給予表揚外,还給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劳动积极、耐心傳艺的老农,作为評选五好社員的对象。因此,老农积极傳芝,靑年虛心学习。在开鐮割高粱的第一天,老农和靑年一起下地各抱一趟,头一年参加秋收的高中毕业生曹印深,捆高粱时用一根高粱作腰子,象捆柴禾一样,捆成个圓圓捆,捆得也慢,老农王永洲发現这一問題后,便組织老农們,每人領两名靑年割一趟子,边割边教:怎样插腰,怎样捆。結果曹印深和別的靑年第二天就都能单独抱趟子了。到目前,全队已有十六名靑年学会了割苞米,有十多名靑年学会了割、捆高粱和碼庄稼碼子。由于靑年們掌握了收割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全队二百二十八亩苞米作物,仅用三天半时間就收割完了,比原計划提前了两天多。
  (何玉崑、赵欣)

知识出处

本溪日报

《本溪日报》

出版者:本溪日报

出版地:本溪市

《本溪日报》创刊于1948年12月24日,由本溪市委主办,报社下辖《本溪日报》《辽沈晚报·本溪版》两报及《洞天周刊》《经济周刊》两刊。

阅读

相关人物

何玉崑
责任者
赵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本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