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倫和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本溪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620020210011818
颗粒名称: 蔡倫和紙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62年10月10日,本溪日报发表了蔡伦造纸的经历。
关键词: 本溪报 蔡倫

内容

蔡伦字敬仲,东汉光武末年生于湖南桂阳(今耒阳北)。于公元一二一年逝世。他聪明能干,从小就进宮当太监。后来被提升为“中常侍”,成为皇帝的主要亲信。平时不喜交际,每到假日,常到郊外和农民聊天。史书記載他“每至休沐,閉門絕宾,暴体田野”。他是一个富有研究精神的人,喜欢读书,深知当时读书人的苦处,于是紙的发明制造,便成为他努力研究的对象。
  古代的文字是刻在兽骨和龟背上面,稍后又把字刻在竹簡上,用绳穿起来。相傳秦始皇每天要批看一百多斤竹簡。秦末汉初,由于毛笔的发明,于是有钱的人把字写在縑帛(綢子)上,把用来写字的縑帛叫紙(紙从糸由此而来)。但“縑貴而簡重,不便于人。”
  蔡伦首先想到用好的縑帛,不如废物利用。他由破布想到了麻,由麻的靭性,又想到了桑树皮的利用。于是“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魚网以为紙”。于是蔡伦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木纤維紙的人。他不但利用废料,还用主要植物代替蚕絲,这就是后来造紙工业的开始。公元一〇五年,他把自己的发明经过,上报朝廷。朝廷认为这是一件有价值的发明,便通令天下采用。幷封他为“龙亭侯”,人民为紀念他发明造紙的大功,称他的紙为“蔡侯紙”。
  后来经过劳动人民不断的改进提高,到了唐朝,已经能做各种各样,各种顏色的紙了。
  我国的造紙法,首先傳到了朝鮮和日本。八世紀中叶又傳到了大食(阿拉伯),再从阿拉伯轉到欧洲各国。当时欧洲人用一种“羊皮紙”,写一部“圣经”得三百只羊皮,其价昂貴,可想而知。等到欧洲人学会了造紙法,已比我們祖先晚了一千多年。中国紙的发明,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与傳播,有着极大的貢献。

知识出处

本溪日报

《本溪日报》

出版者:本溪日报

出版地:本溪市

《本溪日报》创刊于1948年12月24日,由本溪市委主办,报社下辖《本溪日报》《辽沈晚报·本溪版》两报及《洞天周刊》《经济周刊》两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漢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蔡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