窪子生產隊集体經济不断增长壮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本溪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620020210011803
颗粒名称: 窪子生產隊集体經济不断增长壮大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溪市本溪县下馬塘公社馬家大队洼子生产队,依靠集体力量,发憤图强,开荒扩种,改造薄地为良田,使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社員的生活也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而富裕起来。
关键词: 本溪市 生產隊 薄地 良田

内容

【本报訊】本溪县下馬塘公社馬家大队洼子生产队,依靠集体力量,发憤图强,开荒扩种,改造薄地为良田,使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社員的生活也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而富裕起来。
  洼子生产队在解放以前,是有名的山穷地薄的地方,全村十八户,有五户人家靠討飯过活,有一半以上的人家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特別是一九四八年发生涝灾,餓死了九口人。本溪解放后,他們坚持走集体化的道路,使粮食产量不断提高,日子越过越好。一九五九年春天,这个生产队为了提高粮食产量,队长、共产党員馬俊生和扛大活出身的飼养員于春和、王永生等,开了个队委会,提出要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团結带动全体社員战胜困难,搞好生产。这一年春天,馬俊生带領全队社員,拿着鎬头和鐮刀,冒着风雪,上山开荒扩种,仅用半个多月的时間,就扩种了五十三亩,結果多收粮食九千八百多斤。不久,老农刘換志又提出建议說:“咱們队地里的石头太多,若是能发动社員拣一遍石头,就頂上一茬粪。”生产队采納了老农的意見,在春耕前发动全队的男女社員把那些鵝蛋石全部从地里拣了出来,連拉带挑,一共拉了二百多車石头。結果低产田变成了高产田,这年虽然遭到涝灾,平均亩产仍然达到四百斤。就这样,耕地面积年年增加,粮食逐年增产。土地面积一九五八年二百零七亩,一九五九年二百六十亩,一九六〇年为二百八十亩,一九六一年为三百亩,一九六二年为三百二十亩(不包括社員自留地和开荒地)。粮食总产量一九五八年为四万三千斤,一九五九年为五万斤,一九六〇年因灾减产为四万三千斤,一九六一年又上升为六万四千斤。由于集体经济不断增长,全队社員由一九五八年的十八户扩展到廿三户,从一九五六年到現在,共卖給国家九万三千斤粮食。
  由于粮食产量增加,牲畜也不断增加。一九五七年全队只有犍牛十三头,乳牛五头。而到今年,全队已有牛三十二头,騾馬三匹,大牲畜比一九五七年增加了将近一倍。一九六〇年全队只有母猪两头,而今年猪只已发展到三十五头。
  現在,洼子生产队办好了,社員的生活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而富裕起来。去年全队平均每人有粮食五百多斤,每户收入四百至七百元。社員們高兴地說:“走集体化的路,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紅。”
  (少华)

知识出处

本溪日报

《本溪日报》

出版者:本溪日报

出版地:本溪市

《本溪日报》创刊于1948年12月24日,由本溪市委主办,报社下辖《本溪日报》《辽沈晚报·本溪版》两报及《洞天周刊》《经济周刊》两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本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