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了“胡子”的老問題解决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本溪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620020210010954
颗粒名称: 長了“胡子”的老問題解决了
并列题名: ——記鍛鋼車間改進工作片断
分类号: G210
摘要: 大鳴大放中,职工思想頋虑之一,就是怕提出問題来不解决。钢厂鍛钢車間为扫除这个思想障碍,根据边整边改的精神,及时解决了很多长了“胡子”的老問題,大大鼓舞了职工的鳴放热情。
关键词: 钢厂 鍛钢 車間 整风

内容

大鳴大放中,职工思想頋虑之一,就是怕提出問題来不解决。钢厂鍛钢車間为扫除这个思想障碍,根据边整边改的精神,及时解决了很多长了“胡子”的老問題,大大鼓舞了职工的鳴放热情。下面就是这次改进工作的两个片断。
  天車上有了轉椅
  天車工是属于高空作业的工种。平时在車間里,我們经常会看見他們操纵着天車,在半空中吊运着一、二十吨重的东西,在我們头上过来过去。这个工作确买是很辛苦的,他們居高临下,把地面上的东西安全的吊来吊去,不仅要有一定的技术,还要克服那些不良的操作环境。以級钢車間来說,天車上是冬天格外的冷,夏天却又格外的热,車間里的烟灰还很大,而更重要的是操作的地方沒有座位,工人都是用木板等搭的临时座位,开車时要东瞅西看,所以座位很不牢固,坐的时間长了也很疲乏,只好站着。每个工人一天要在車上呆五个多小时。这个环境能不能改善一下呢?1955年,鍛钢車間的天車工們曾经核計过說:是不是想办法安个轉动的椅子,旣能减少疲劳,工作起来也方便(因为要东瞅西看)。但大家又怕这个要求太高車間不能給解决,于是沒有正式提出来。 1956年第一季度,車間討论技措时,天車工仅仅提出要求領导給解决个靠背椅子,但沒得到解决。 1956年第四季硏究技措时,夫車工和安全科負責同志又提起解决座位問題来了。安全科同意了,幷把这个問題列入了1957年钢厂技措里,工人高兴透了。誰知这笔費用批到車間后,却让車間給干別的用了。解决天車座位問題又落空了。
  大鳴大放后,天車工唐崇礼、刘彥等很多人,写出了大字报,要求領导給解决天車座位問題。車間領导小組认眞硏究了这个意見,覚得是合理的要求,可是买設备用的钱怎样解决呢?立卽請示厂方。厂长絲毫沒有积压就批下来了,批准在生产費用里可以购置。車間整风改进小組张喜財同志,在当天就出去买回了三个嶄新的轉椅。15日那天,車間通过“回声台”把这个消息吿訴天車工們以后,各个天車工都高兴的說:大鳴大放眞解决問題,咱們的要求实現了。
  接工人的圖紙施工
  酸洗小組,是鍛钢的一个工序,他們的任务是要把钢材上的氧化鉄皮刷洗下来。在这个工序里操作的工人們,有一件最头痛的事情,那就是每天要穿着高腰胶皮靴子站在白灰水槽子里干活。在夏天里,滾热的水,烧得两脚出汗,鞋窝里总是湿汪汪的;冬天的滋味更不好受,鞋里湿潮不算,棉褲外边,靠膝盖的地方被水溅得冻成了冰。很多工人都程度不同的害有脚气病。去年,工人就建议車間,在白灰水槽子两旁挖出站人的地方,工人再操作就可以不站在水里了。这个建议幷沒有引起車間的重視。这回大鳴大放,工人徐世福、李光福、赵世軍又把这个老問題提出来了。赵世軍还动了一番脑筋,在大字报上画了一个改进白灰水糟子的图。車間設备主任杜雨春一看,覚得切实可行。但他又想:如果照他这个办法改进一下,是不是三班工人都同意呢?他馬上跑到了酸洗小組,表示領导接受大家意見,可以改进白灰水槽子,究竟怎样改法,论三班工人統一一下。事情沒有隔两天,工人的意見一致了,設备主任領着鉗工,按着工人提出来的方法,及时改进了白灰水槽子。从此,工人們再不站在水里操作了。提了一年多的老問題,两三天就解决了。

知识出处

本溪日报

《本溪日报》

出版者:本溪日报

出版地:本溪市

《本溪日报》创刊于1948年12月24日,由本溪市委主办,报社下辖《本溪日报》《辽沈晚报·本溪版》两报及《洞天周刊》《经济周刊》两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金元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