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营廠礦召開工代大会後一片新气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本溪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620020210009919
颗粒名称: 國营廠礦召開工代大会後一片新气象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7年,本溪市国营厂矿从4月份以来,多个厂矿车间推行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给职工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关键词: 本溪市 國营廠礦 工代大会

内容

我市国营厂矿从今年4月份以来,先后有第一炼鉄厂、第一焦化厂、钢厂、南芬选矿厂、耐火材料厂、本溪水泥厂、彩屯煤矿和一电、二电、供电車間等,推行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这些单位在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以后,对职工提出的批評建议,均本着“能解决的問題馬上解决”的方針,进行了解决。因此,工作上出現了一片新气象。
  第一炼鉄厂职工在职工代表大会上,一共提出了342項改进生产管理的建议,其中特別提到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向全国先进水平看齐的意見,会后領导馬上就派人到鞍钢炼鉄厂学习了先进炼鉄的操作方法,把二号高炉的风温由880度提高到950度,結果6月份的平均日产量便比5月份提高了15吨多;第一焦化厂回收車間的砸矿石沒有雨棚,炼焦車間的上升管沒有走台,給工作带来了困难,过去职工屡次提意見,未得解决,这次由于領导深入現場,进行了調查硏究,知道了問題的眞象后,馬上就給予解决了;本溪水泥厂选粉机上部的皮带装置是双的,互相連在一起,坏了一根就得全部停止生产,过去工人屡次提意見,領导都說解决不了,这次职工在代表大会上再次地提出了意見,領导上又重新进行了硏究,根据工人的意見,把双皮带改成单一的,从此全部停止生产的現象便消除了。
  在职工生活福利方面:第一炼鉄厂烧結楼上的灰尘很大,过去工人連个吃飯喝水的地方都沒有,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这次根据工人的意見,在楼上給工人准备了房子,从此工人吃飯喝水就不再受灰尘的威胁了;該厂还根据少化钱多办事的原則,利用閑置的空房为女工修了休息室和职工夜班休息室,从此,工人的休息問題便得到解决了;本溪水泥厂山上的职工住它过去沒有自来水管,給他們生活上造成了很大困难,采石車間的食堂过去沒有防寒設备,冬天工人在里面吃飯受冻,这次经职工代表提出意見后,領导均已采取措施,正在进行解决中。因此职工和家属都感到很滿意。
  在干部作风方面:钢厂軋钢車間主任,过去工作主覌,处理問題拖拉,经职工提出批評后,他经常深入工段和工人在一起干活,听取工人意見,結果发現了很多問題。如热切試料的建议,工人提出过很多次,始終沒引起領导的重視,这次車間主任深入工段发現后,便亲自組织推广,結果平均每切一次試料便可节省5公斤钢材,一年可节省80多吨钢材,幷把钢材上繳周轉期由两天縮短为一天;本溪水泥厂过去工人反映工会干部不深入,許多人不认识工会主席,工会主席在代表大会上听到这个意見后,便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交朋友,因此工人有什么問題都能找他談,該厂供銷車間有一次調轉工人出了偏差,工人意見很大,工会程主席发現后,主动地进行了調解,消除了領导与工人之間的矛质,結果干部和工人都扭轉了过去对工会的不正确看法。
  由于生产管理、生活福利上許多問題的解决,职工情緒便有了空前的高涨。第一焦化厂解决了职工提出的137有关生产管理、生活福利問題的意見后,职工积极性提高,全厂四种主要产品6、7月份全都超額地完成了任务,而5月份完成任务的只有两种;本溪水泥厂年初生产情况不好,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討论之后,改进了配料方法,幷采取措施减少了事故,因而到6月末水泥便超过計划一万七千多吨;第一炼鉄厂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的討论,进一步又把原来增产一万吨生鉄的計划,修訂为增产二万五千吨,团矿由計划增产一万三千吨,修訂为增产五万吨。
  (述举、程文、金言)

知识出处

本溪日报

《本溪日报》

出版者:本溪日报

出版地:本溪市

《本溪日报》创刊于1948年12月24日,由本溪市委主办,报社下辖《本溪日报》《辽沈晚报·本溪版》两报及《洞天周刊》《经济周刊》两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述举
责任者
程文
责任者
金言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本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