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移风易俗意志的人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本溪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620020210009273
颗粒名称: 有着移风易俗意志的人們
并列题名: 訪第二中學報名去農村參加生産的同學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7年7月6日,本溪日报发表了“有着移风易俗意志的人們”一文,文章讲述了记者采访了本溪市第二中學報名去農村參加生産的同學。
关键词: 本溪市 中學 農村 參加 生産

内容

“是不是沒出息?自己去捉摸,俗語說得好,七十二行,庄稼为强。”
  这是二中应届毕业生黃经国同学的志愿书中的一段。黃经国同学就是按着这个“七十二行,庄稼为强”来选择自己的职业的。
  記者听說二中有二十五名同学志愿參加农业生产,便走訪了部分同学。当他(她,下同)們知道我的来意后,便开始了以下的談話。
  第一个发言的是女同学賈云华,她个子不高,瘦瘦的,穿着一身蓝色的薄紗衣服,看样子眞不象要去乡下參加生产,可是她的决心却早就下定了。不久前,她在北京工作的二叔因公到本市,賈云华就将自己的志愿告訴了二叔,沒想到二叔大大地鼓励她去,还答应代她去說服正在北京休养的父亲。家里人看見她二叔同意了,也都支持她去。她二叔还給她买了盥洗用具。这次听校长說:曙光社要人,她在班上第一个报名,幷在当天就把已经交了的考上級学校的报名費要了回来。我問她怕不怕农村的艰苦时,她笑着說:“我虽然从小生长在城市,但也到农村去干过活,去年放假还到三道岗子拔过地呢!”
  这些同学參加农业生产,也幷不是沒有斗爭的。金守印同学告訴記者說:“參加生产,問号打老了。以前老师說农村好、參加农业生产有前途,但是不是眞好呢?我总以为老师是騙我們的,不相信。这次到曙光社參覌,社主任和老师讲的一点不差,我才放心了。这眞是不到黃河心不甘。”接着,金守印介紹他在參覌社时,曾訪問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孩,当他問小孩干活累不累时?可这个小孩說:“干就不累,不干就累”。金守印同学說:“这是有道理的,所以我也就下决心參加了。”但是金守印的父亲却不同意,认为旣然从乡下来,現在又回到乡下去,还不如不来了。当他看到儿子坚决的神气,做父亲的也来了火,說:“眞沒出息,你要走就走远点!”金守印却頑皮的說:“远也不远,才十来里路,随时都可以回来。”我惊訝他的随便态度,問他父亲不同意怎么办?他滿不在乎地說:“不怕,我叔叔在市委工作,他的政策懂的多,父亲实在不同意,我就去找叔叔說服他!”
  王兰芝同学原来决定考师范,她參覌了农业社后,认为农业生产和人民敎师同样是工作,因此,她也征得家里的同意,决定不升学就直接參加生产。
  但是,同学們要走上这条道路也眞不容易,首先就是家长这一道关难过。有的家长虽然开始也不同意自己子女到农村去,但最后总算支持了孩子們所选的职业,刘桂英同学的媽媽就是这样,現在她把女儿所需的行装都准备好了。但是,梁淑芝等同学的家长却說:“不行!別說老师、校长来也不行。”有的家长甚至一天把孩子駡一頓。同学們讲到这些时,情緒都很黯然,要求政府和学校多做些家长工作,让家长支持自己的愿望。
  二中老师們看見自己敎育出来的学生,这么勇敢地选择职业:从城市走向农村,打破了历年来的旧例,也感到莫大的慰借。他們准备送給同学們一些体育用具,幷給家庭生活困难的同学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李振芬老师还答应以后隔几周就去农村一次,輔导同学們的学习,校长也表示要经常派人去探望同学們,幷尽可能的帮助他們解决一些困难。
  最后,談話轉到了去农村后的实际生活,我直接了当地問他們:“遇到困难,你們不会当逃兵嗎?”这句話遭到了很多同学的反駁,他們說:“我們受到家里这么多阻拦,好容易才达到目的,去了又跑回来,这該多丢人呀!再說,也对不起学校,我們是决不会当逃兵的。”
  談話結束时,外面正下着大雨,从窗里看見雨点落在太子河里,正象千百个靑年投进了生活的激流。我默默地贊賞和祝福这些有着移风易俗的坚强意志的靑年朋友,愿他們在踏上自己的征途时,能够用辛勤的劳动換取收获,快馬加鞭的不断前进!

知识出处

本溪日报

《本溪日报》

出版者:本溪日报

出版地:本溪市

《本溪日报》创刊于1948年12月24日,由本溪市委主办,报社下辖《本溪日报》《辽沈晚报·本溪版》两报及《洞天周刊》《经济周刊》两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薛雪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黃经国
相关人物
賈云华
相关人物
金守印
相关人物
王兰芝
相关人物
梁淑芝
相关人物
李振芬
相关人物
本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