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工厂遍山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本溪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620020210008081
颗粒名称: 此处工厂遍山野
并列题名: 高力坟背、小孤山新建設區通訊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讲述了本溪市地方國營工業的新建設區——高力坆背和小孤山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 本溪市 國營工業 新建設區

内容

金言、赵奎星
  从本溪車站沿着向東去的一條寬闊的馬路,越過一段蜿蜒如带的山嶺,就是本溪市地方國營工業的新建設區——高力坆背和小孤山。这个新建設區,早从1952年就开始零星的动工了,以后几年由于地方工業全体職工的努力,上繳利潤不断地超額完成,于是大規模的建設从1956年就开始了。这里興建的有合金、机械、机電、汽車修配、制材木器等五个工厂,總的修建面積共建一万九千多平方米。这些工厂大部分已經修建起來,還有一小部分將在今年竣工。这个新建設區所処的地勢,是依山傍水,空气淸新;从小孤山到高力坆背,綿亘有四里多長。早晨登山下眺,就可看見幢幢的紅色厂房和職工宿舍,在早春薄霧的籠罩下,象披着輕紗的少女一樣地在婷立著,顯得格外美麗嬌嬈。
  这个新建説區,在1952年以前還是一片人烟稀少的荒凉山野和低窪不平的泥草塘,可是几年來經過工人的改造和裝飾,却完全改變了原來的面貌。最初搬到这里來的是合金廠,他們用兩座磚木結耩的小平房做工埸,進行生產。由于工人和技術人員不断改進技術制造新產品,在1956年就能給國家生產出二百一十六种不同規格的合金來了;供應的單位普遍机械、冶金、航空、造船各業;成爲我國唯一的專門制造合金的工廠。由于这个廠對工業建設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献,因此引起了國家的注意,去年中央冶金工業部特派專家到这里進行了勘察,决定進一步擴大合金厂的建設,現在該廠已建立起來的育電解車間和硫酸銅等十余个工段,今年還准備建設合金車間。全部建成后,還將增加五个新品种;總產値將比1952年增加三千二百多万元;机械廠在去年就已基本建成,这个廠擁有从翻砂到加工以至裝配、噴漆等全套生產組織和設備,它們所制造的產品,有工業、農業和水利建設上所用的各种水泵、電泵、汽泵、風泵;總產値將比未建設前(1952年)增加二百四十万元;新建的机電厂也將在今年投入生產,總產値將比1952年提高一千六百万元;新建的汽車修配厂和制材木器厂,對本溪的工業建設是有重大意义的。過去本溪工礦企業的汽車坏了的時候,在當地不能修理,只好運到沈陽去,而現在新建的汽車修配厂,不但能修理各種汽車,而且還能把舊輪带翻成新的,从此便淸除了汽車坏了无処修的威脅;新建的制材木器厂,不但能制造各種木器、傢俱,而且還能用鉋花、鋸末和木材頭等廢物,制造人造板,爲解决木材不足,开辟了新的道路。
  这个新建設區,不僅工業建設的規模龐大,而且在職工生活福利方面的設施,也是很完善的。这里除有一所拥有五十个床位的職工醫院(附設門診部)和能容納一千人的俱樂部(能放映電影)外,几年來還修建了二万三千多平方米的職工宿舍和家屬住宅;職工浴池、商店和粮食供應站,也應有尽有。这个新建設區,除一部分是國家投資外,大部分是地方國營工業職工用自己的勞动果實建設起來的。如果以这个地區的總投資額爲100的話,这里有79·7是从地方国營工業超額利潤里撥出來的。正如地方國營工業的一些職工所説:“我們的生產旣是爲全國,也是爲我們自己。”誠然,正是他們爲國家制造出許多迫切需要的產品,才壯大了他們本身。我們从这个新建設區蓬勃發展的景象里,瞻望遙远的未來,不難想象几年之后,他們對國家工業建設的貢献,將更巨大。

知识出处

本溪日报

《本溪日报》

出版者:本溪日报

出版地:本溪市

《本溪日报》创刊于1948年12月24日,由本溪市委主办,报社下辖《本溪日报》《辽沈晚报·本溪版》两报及《洞天周刊》《经济周刊》两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金言
责任者
赵奎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本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