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图书馆
本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本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象“上甘岺”里的英雄们一样地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本溪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620020210008047
颗粒名称:
象“上甘岺”里的英雄们一样地生活
并列题名:
——记电影“上甘岺”座谈会
分类号:
G210
摘要:
看完電影“上甘嶺”每个人都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敎育。本溪市团市委宣傳部在4月28日举办的“上甘嶺”電影座談會上,來自各崗位的靑年,工人、技術人員、職員、護士、敎師、演員、团干部,就傾吐了这種深刻的體會。
关键词:
本溪报
上甘岺
座谈会
内容
看完電影“上甘嶺”每个人都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敎育。团市委宣傳部在4月28日举办的“上甘嶺”電影座談會上,來自各崗位的靑年,工人、技術人員、職員、護士、敎師、演員、团干部,就傾吐了这種深刻的體會。
頂天立地的英雄
有人要問:兩个只有三平方公里的山頭,敵人平均每天要發射卅余万發炮彈和炸彈,鋼鉄的暴風雨把山頭削下好几尺,在这种情况下,我們的戰士怎么能在上面生存、戰闘,而且還能殺傷大量敵人取得最終勝利呢?化驗室余永新激昂地說:“这是我們最可愛的人繼承和發揚人民解放軍的艱苦奋闘、英勇机智、不怕困難的光荣傳統,發揮团結互助友愛的結果。这正是志願軍的英雄本色,也是高度愛國主义和國际主义的表現。”曾参加抗美援朝戰爭的靑年職員胡淸和補充說“首先要了解他們有一顆爲党的事業奋闘到底的忠誠的心。爲了朝鮮,爲了祖國、爲了世界和平,抛去个人的一切,才創造出这樣‘驚天地泣鬼神’的戰闘事迹。”他詳細地談到指導員孟德貴这个人物,他集中了志願軍政治工作人員的高貴品貭。話劇演員張治仁也同意这种看法,他說:“只有党的領導才能產生这樣的英雄史詩。”
水和苹果
靑年敎師吳松章談到坑道生活時說:“水,在和平环境中是最平常的東西,我們打开水龍頭要多少就有多少。但在坑道里,水,就是生命。一瓶水傳到了每个人的手里,用嘴吻一吻,搖一搖瓶子,一人傳一人,誰也不肯喝。師長托人捎給張忠發兩个蘋果,本是送給他吃的,他不吃,征求戰士們意見后送給傷病員。傷病員喜悅的傳遞着,聞着蘋果的香味,誰也沒吃,又給了連長。这情節是多么动人心弦呀!”是不是他們不想吃?不!正如一位团干部說的:“對于这兩个蘋果,他們都各有想法,沒有負傷的同志想:傷病員同志斷骨流血,需要也應該讓他們吃。傷病員們却想:沒負傷的同志要堅守坑道對敵闘爭,應該讓他們吃。兩种想法却象一條綫一樣連成一器——爲了祖國,爲了打敗敵人。”这里,充分體現出首長對戰士們的親切關懷和愛護,體現出无產階級偉大的同志愛。
捉松鼠
英雄們的内心世界是那樣寬广、純潔!座談中,大家很注意“小松鼠”这个有趣的“細節”。敵人瘋狂地轰炸洞口,坑道内粮少彈缺,我們的戰士爲什么要樂得把坑道當作俱樂部,還有心情去抓小松鼠?如果你身臨其境,有沒有这种樂趣呢?这答案是很明白的。大家一致認爲:英雄們的思想里沒有任何私慾,沒有个人要求、打算,有的只是强烈的革命樂觀主义精神。他們知道前途是光明的,勝利是他們的,他們爲什么不高興、樂觀呢?相反,有个人主义打算的人思想總是不愉快的。
是一面鏡子
在談到建立坑道支部那場戲時,吳松章激动地說:“當我听到‘共產党員举手’,‘靑年团員也举手’時,我想:我也是靑年团員,假如祖國需要我到最艱苦最因難的地方時,我將怎樣想呢?”對!这种聯想是必要的。在我們周圍有千千万万先進工作者和模范,他們出色的勞动、工作,但也不容否認,在各个角落還有很多不配和英雄站在一起的人,還有一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張治仁說:“在和平环境中,需要的是勞动。但不少人却是松散疲沓,多干兩小時就叫苦連天,斤斤計較个人地位、工資,在雄偉的社會主义建設事業中感到悲觀、意志消沉。这比起我們的英雄是多么渺小!”護士蔡淑蘭說:“王蘭是个衛生員,年紀很小,但却剛强。七天七夜不睡覺還堅持工作,而我們有時倒班時間稍長一點就講價錢,我們要向王蘭學習。”
讓我們永远記着
这是一部好電影,它不僅給了我們高度的藝術享受,更主要的,是它告訴我們怎樣生活,怎樣工作。余永新說:“我們不能忘記他們,要永远記住他們的高度愛國主义精神和崇高品貭。”因此有人說看这部影片不單用眼睛看,而且要用“心”看。这話是很有道理的。
讓大无畏的勇士的笑聲冲走那懦弱和胆怯,讓頂天立地的英雄們的光輝事迹激起我們的愛國主义熱情,讓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的高貴品貭成爲我們生活的榜樣吧!(鄧如春整理)
知识出处
《本溪日报》
出版者:本溪日报
出版地:本溪市
《本溪日报》创刊于1948年12月24日,由本溪市委主办,报社下辖《本溪日报》《辽沈晚报·本溪版》两报及《洞天周刊》《经济周刊》两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鄧如春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