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則批語葉知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本溪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620020210007658
颗粒名称: 談一則批語葉知春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溪市敎育部长张奚若在本届政协会议上号召我們:“在广大学生中,在社会上广泛宣傳‘劳动光荣’的思想,进一步批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書高’和‘学而优則仕’的錯誤思想。”
关键词: 本溪市 劳动光荣 思想

内容

敎育部长张奚若在本届政协会议上号召我們:“在广大学生中,在社会上广泛宣傳‘劳动光荣’的思想,进一步批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書高’和‘学而优則仕’的錯誤思想。”
  张奚若部长这段話是言不虛发的。我們这里的老师当眞有这种“学而优則仕”的錯誤思想。且举一例:
  一个敎員,在批改一个中学生的作业的时候,給这篇用热情的笔調叙述他本人打算在毕业以后,回到故乡參加农业生产的作业,加上了这样的批語:
  “因各方面条件限制,不能升学或不愿升学,而走向工作岗位,也是可以的。当然如果有本事能升上学,学更多的技术,作更多的事,也不是坏事情。不能升学,也不一定非得回农村不可。农村的生活吸引着你,这对一个农村出身的靑年来說,原是可以理解的,也正体現了他对家乡的热爱。但如果让一个高中毕业生,具有十二年文化的人去扶湾(弯)弯犁、記工分,未免是人材的浪費。如果不能升学,也有更需要你的事业要你去作。那时候,应該听从祖国的召喚。”
  看来,这位老师写这个批語的时候,恐怕是煞費苦心的。在这个批語上虽然用了許多遁辞,但是它在政治上的“貧血”却是一目了然的。
  “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不能升学或不愿升学,走向工作岗位,也是可以的。”但是走向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呢?依这位老师的意見,这个“工作岗位”是“不一定非得回农村不可”的。为什么不能回农村呢?直言之,是因为“让一个高中毕业生,具有十二年文化的人去扶弯弯犁、記工分,未免是人材的浪費。”
  且不說这位老师对劳动分等級的看法如何露骨,严重的是这位老师对劳动敎育的忽視和对目前农村面目的懵然无知。难道农村工作除了“弯弯犁”“記工分”以外,就沒有別的工作嗎?就便是目前农村还沒有拖拉机等技术装备,然而,作为一个偌大的农业合作社的支柱和骨干,組织、团結农民提高生产,难道是“人材的浪費”嗎?
  如果說“应該听从祖国的召喚”,那么应該說,祖国正在召喚有文化(六年、九年、十二年、甚至是十二年以上)的人到农村去,把学到的本領貢献給农业社会主义革命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事业!
  衷心地希望学校的老师們把这个例子当作一面鏡子,照一照它,对我們加强劳动敎育是会有好处的。

知识出处

本溪日报

《本溪日报》

出版者:本溪日报

出版地:本溪市

《本溪日报》创刊于1948年12月24日,由本溪市委主办,报社下辖《本溪日报》《辽沈晚报·本溪版》两报及《洞天周刊》《经济周刊》两刊。

阅读

相关地名

张奚若
相关人物
本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