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将軍生活側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本溪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620020210007498
颗粒名称: 彭德怀将軍生活側影
并列题名: 〇一六八部隊郝建雄少校講述
分类号: D235.653
摘要: 彭德怀副總司令的警衛員讲述了在抗日戰爭時期,彭總艰苦朴素的生活侧影。
关键词: 本溪报 彭德怀 生活 側影

内容

皮子黑一塊、白一塊,只有兩層,这就是彭德怀副總司令在抗日戰爭時期經常眩耀的皮夹克。
  在1940到1942年期間,我給彭總當警衛員,回想到當時發生的有些事件,眞使我这个警衛員為難。有一次后勤部楊部長給彭總送來一套灰斜紋制服,雖說當時部隊科以上干部都有,但彭總的脾气誰不知道,我那敢留下。果然,當楊部長第二次把衣服送給彭總時,彭總一看就說:“為什麼干部的衣服不和戰士一樣?眞正苦的是戰士。你如要給我,就發和戰士一樣的;不給也行,我有皮夾克。”没办法,楊部長只好另外送來一套土布衣給他。
  冬天,戰士們都穿上棉衣了。后勤部給彭總送來時,他提了提,“是不是重一些?”當他知道重量确是超過二斤半時(一般戰士都是二斤半重),他就批評后勤部浪費。從此,我就看見他穿着那件棉衣,直到我離开他。他的襪子太濫了,我到后勤部為他要了兩双,他一看就火了:“你要、他要,那有這麼多?誰叫你去要的?”我也不敢說話,心里直埋怨他破了還不叫人要。
  彭總穿衣服是這樣,服侍他吃飯就更困難了。當時我們駐軍山西某顯,环境很艱苦,彭總平時吃小米稀飯掺土豆,按上級規定每月至少要讓彭總吃兩只雞,記得我剛與他當警衛員時,不知道他的脾气,買了只鷄殺了,他問我那來的,我照實說后,他說啥也不吃,叫我再買東西時要先通知他,然后叫了很多人來吃這一只鷄,大家一見這樣,不敢不吃,但又不願吃,有些夾一个鷄骨頭嚼嚼就走了,我看見讓大家吃了也很不願意,在背后直叨咕。這次以后,我就不得不瞞着他了,每次為他准備好鷄,我就叫管理處造成老百姓慰勞的气氛,彭總到處去問,大家都說是慰勞的,他就快樂的吃了。有時還告訴我說:“好嫩的鷄啊!老百姓什麼好的都給我們了,我們一定要報答他們。”他還硬要我吃,我也只好去夾一,兩塊鷄骨頭,赶快就走了。但是,這樣瞞他,只能隔一些時候來一次。時間太近了,他就會問我:“那來這麼多?你送去給傷病員吃,我不要了。”
  當時,机闗干部在星期六、星期日要到离駐地五、六里外的山上砍柴,給伙房煮飯用。彭總每次都讓警衛員去,有時他自己也参加;看見干部开荒種菜,彭總在房子周圍也種了西紅柿和東瓜,每天晚飯后,他不是拔草就是澆水,我要帮他担水,他總是說:“你去澆你自己的南瓜地吧,我的菜園我包下了。”
  彭總對老百姓的疾苦非常關怀,但做警衛員的就怕找不到首長。因為當時無論是日本人,或是國民党和特務都想暗害我們,一不注意,彭總就不在了,急得我四處去找。說也奇怪,只要在一个地方住上几天,他就知道誰家有多少人、多少地了。有一次,我們到了一个非常缺水的地方,老百姓靠下雨、下雪來儲存水,彭總知道后,不讓部隊到老百姓家去打水,讓老百姓象上公粮似的每家分担一點。要是住長了,彭總就讓部隊給老百姓挖池子儲水。由于敵人将細菌注入盬、水果、烟卷中,北方也流行起瘧疾來,95%的老百姓和戰士都傳染上了,雖說部隊醫葯很少、運輸又非常困難,彭總還是命令分一部分葯給老百姓治療。
  對戰士的愛護,那就更不必說了。我們經常找不到粮食吃,就是找到也尽是極坏的高梁和黑豆,吃了很不好受。彭總經常問戰士找到粮食没有?吃得怎樣?看見戰士走路脚打泡了,他叫戰士把針燒后,穿上頭發把泡穿破,然后再用熱水洗,不讓用剪子剪,因為那樣容易化膿。
  彭總每晚總是看地圖、批文件、閲電報道深夜,熄灯号吹了很久還不休息,但却起的很早。有一天,我正睡的香,覺得有一个人輕輕的搖我,叫着:“郝小胖子快些起來。”睜眼一看,是彭總到我房里來叫我給他打洗臉水,我一想这可糟了,非挨頓批評不可,誰知我一進去,他只很和藹地說:“年輕人應該養成早起的習慣,身体才會好。”有一次,敵人的炮彈打在我們附近,我赶快把彭總推倒,第二聲炮响時,我下意識的爬到他身上。以后,他見到我們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就說:“你們訓練的警衛員不錯啊,不怕死是好樣的。”我很高興受到了彭總的表揚。
  1955年的3、4月間,我在沈陽還見道彭總,只見他穿一身很普通的毛嗶嘰制服,脚上的皮鞋和一般戰士一樣,雖然擦得很亮,仔細一看却有裂紋。我打听他的警衛員,据說襯衣襯褲仍然有補釘,吃飯也很普通。
  今天的环境不知比以前好多少了,但彭總生活的艰苦朴素却一直在教育着我,宛如我還在他身邊一樣。

知识出处

本溪日报

《本溪日报》

出版者:本溪日报

出版地:本溪市

《本溪日报》创刊于1948年12月24日,由本溪市委主办,报社下辖《本溪日报》《辽沈晚报·本溪版》两报及《洞天周刊》《经济周刊》两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薛雪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本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