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爱戴的莊主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本溪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620020210006480
颗粒名称: 人人爱戴的莊主席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7年偏岭乡卫国农庄的主席赵广福帮助庄員們解决吃粮、穿衣問題、改旱田为水田,增产粮食,使庄員們增加收入。
关键词: 本溪市 革命传统 莊主席

内容

兴明、玉成
  幸亏有这样一位好主席。这是偏岭乡卫国农庄的庄員們所称誉的庄主席赵广福。
  赵广福是1954年復員回乡參加农业生产的。原先是在村子里担任党支部書記工作。1956年被选为卫国集体农庄主席。
  卫国农庄,全庄共有四百八十戶,刚建庄时,有二百六十多戶是缺粮戶,二十多戶是五保戶。有的庄員缺吃少穿。快到备耕生产了,种子、草料还沒有着落,这些問題不解决,庄員們怎么能安心生产呢?在庄管委会上,赵广福提出先由庄公益金上支出二百多元解决部分庄員吃粮問題,幷决定开展多样性副业生产。会后就派人到市里編织生产社、威宁营蔬菜社找好土篮子、帘子、土筐、豆夾棍等副业生产銷路,动員能脫开家务事的妇女下地送粪,抽出男劳力打柴、編筐。
  气侯一天天地暖和起来了,可是还有几戶人家沒換的,一时还不能脫下棉衣,赵广福就和母亲商量,把自己七件半新旧的衣服修理好,送给李洪起、刘云霞等庄員。問題解决了,大家生产的劲头更足了。
  改旱田为水田,是增产粮食的一个主要措施,也是使庄員們增加收入的一种办法。这样的好事,我們为什么不办呢?他又在一次管委会上提出,要在沿龙沟村开发水田,改一百五十亩旱田为水田,利用河沿边另开水田一百亩。但是沿龙沟村是个山区沙流地,土地瘠薄,位置較高上不去水。过去每年打粮都不够吃,从来沒听說能在沿龙沟村开水田的事,大家都沒信心。刘老大爷說:“我活了七十多岁,还沒有听說沙流地能种稻田,这簡直是瞎扯蛋”。群众提出的意見当然是应該很好考慮的,沙流地存不住水是事实,但是水源近,这是一个很好的地理条件应該充分利用。赵广福想到这里更充滿了信心,通过党团員来打开群众的思想疙瘩,幷亲自參加測壕开渠工作。三、四月的气候还不十分暖和,水凉得象一根钢針似地扎在赵广福的腿上,但他还一鍬一鍬地把泥挖上疊起了稻埂子。庄員們看到庄主席都这样干,我們还能袖手旁覌嗎?于是大家就称一鍬我一鎬的干起来了。大家动手力量大,很快地就完成了开发水田的任务,幷扩大了一百三十多亩。秋后稻子大丰收了,去年全庄收入二百多万斤粮食,比1955年增产了二十多万斤。沿龙沟村这去是个缺粮村,現在变成了自足的村子了。

知识出处

本溪日报

《本溪日报》

出版者:本溪日报

出版地:本溪市

《本溪日报》创刊于1948年12月24日,由本溪市委主办,报社下辖《本溪日报》《辽沈晚报·本溪版》两报及《洞天周刊》《经济周刊》两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兴明
责任者
玉成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赵广福
相关人物
李洪起
相关人物
刘云霞
相关人物
本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