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种「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本溪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620020210005638
颗粒名称: 兩种「比」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7年1月20日,本溪报刊登的“兩种「比」”一文提倡靑年們不要比工資、比待遇、比物質享受,要比上进心,比工作学习,比愉快、乐覌的精神。
关键词: 本溪报 靑年 上进

内容

鄧如春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同志时常有“比”的思想,比工資、比待遇、比物質享受。在看話剧“万水千山”中,李教导員有一句話也含有“比”的意味,那是工农紅軍在过草地这一最艰难困苦的时候:“你过去吃过糠嗎?現在的野菜不是比糠好吃嗎?”
  野菜是不是比糠强,暫且不论它,反正都是难嚥的东西。但这两种“比”的意义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这里,使我想起了一些同志“比”的事情来:公司某靑年科长,月薪105元,独身一人沒有其它負担,按理,生活該比別人好吧?而事实上每到月底常弄得沒钱买飯票!揮霍浪費程度可想而知。这还不算,他也要比,认为自己工薪比別的科长低,因而大鬧情緒。还有这样一对夫妇,女的指責男的說:“你看看別人,工薪长了不老少,哪个不比你有出息!”如果你到男女独身宿舍去听听男女靑年們的閑聊吧,你总会听見一些人对排場、装扮談得津津有味;自己力所不及,也要和时髦闊气的人相比、追求。相反的,认眞学习、钻硏业务的空气可就談薄了。在工作学习上不起劲,脑子里打轉的除了穿什么就是戴什么,那到头来就会变成一事无成不学无术的庸人,結果也不会是欢乐和“享受”至于个別人为了追求一时享受竟不择手段的进行欺詐、盜窃,那下場就更可悲了。
  当一个人有一顆上进的心,幷能把理想付緒于行动的时候,物資上的缺欠、暫时的困难是能够被克服的。話剧“万水千山”里所描写的工农紅軍,在那种餐风露宿、吃菜根煮皮带的情况下,精神上还那样愉快、乐覌,正是对革命无限忠誠的革命英雄主义的表現。两相比較,前面指出的那些比工資、比待遇,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的同志,又作何感想呢?

知识出处

本溪日报

《本溪日报》

出版者:本溪日报

出版地:本溪市

《本溪日报》创刊于1948年12月24日,由本溪市委主办,报社下辖《本溪日报》《辽沈晚报·本溪版》两报及《洞天周刊》《经济周刊》两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鄧如春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