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鋼工人的心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本溪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620020210002792
颗粒名称: 煉鋼工人的心意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6年9月15日,本溪市鋼廠制鋼車間工人,为了向八大会议献礼,充满干劲,创造出了日产量最高纪录。
关键词: 本溪市 鋼廠 八大 心意

内容

9月15日上午八點,鋼廠制鋼車間九號爐佟鳳鳴工段的工人接班后,听說「八大」會議在今天开幕,每个人的身上好象增加了一股無窮的力量,都想爭取用新的成就來向大會献禮。
  九點十三分,九號爐出鋼了。出鋼口冒出了刺眼的紅光,在紅光里鋼水象一條紅色的瀑布流人了盛鋼筒。這一爐鋼的熔煉時間比國家計划縮短了四十三分。這爐鋼是佟鳳鳴接班后煉出的第一爐鋼。
  他們幷沒滿足這一爐的成績。接着,又开始煉第二爐鋼。在扒渣補爐過程中,大家为了不放松一分一秒的時間,操作起來顯得格外緊張,這時,潘永茂脚上穿的是球鞋,地上鉄板又滑他光顧補爐,沒有注意脚下,跌了一跤,可是他連忙爬起來又繼續補爐……。結果扒渣補爐的時間比計划縮短四分鐘。在熔化時期,佟鳳鳴和大家注意掌握電壓和吹氧,又比計划縮短七分鐘。在還原時間里,他們准備再壓縮一下時間,誰知鋼的溫度却沒有升上去,這回可把大家急坏了,誰都眼盯着表,不停的從爐子取出鋼水看溫度,質量監督員也拿着秒表一回一回的測定。終于在十三點正,鋼水的溫度達到了出鋼的要求,出鋼了。這一爐鋼的熔煉時間又比國家計划縮短了六分鐘。
  這時,電工老刘头領着一群小夥子打着鑼敲着鼓,還抬着一塊大黑板走進了車間,向大家報捷。黑板上寫着:为了向「八大」献禮……九號爐縮短四十三分,一號爐卅二分,二號爐卅八分,八號爐十五分……。原來全大班的工人和佟鳳鳴工段一樣的在創造着新成就,給「八大」献禮。
  這天,全車間也創造出了日產量最高紀錄,比國家計划多煉了三十九噸八百多公斤鋼錠。
  (導民、金元)

知识出处

本溪日报

《本溪日报》

出版者:本溪日报

出版地:本溪市

《本溪日报》创刊于1948年12月24日,由本溪市委主办,报社下辖《本溪日报》《辽沈晚报·本溪版》两报及《洞天周刊》《经济周刊》两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導民
责任者
金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本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