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本溪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620020210001429
颗粒名称: 打雷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章介绍了雷電的產生、雷電的破壞力、避雷的常識。
关键词: 科學 常識 打雷

内容

雷電的產生:
  夏季,驟降暴雨,又打雷又打閃。關于雷和電的關系,科學家已經指出,系由强大的電流在空气中通過(傳電的通路)時,使空气的分子變了極度的高熱,因之而發光。在傳電的通路中,温度可高達攝氏三萬度左右。由于這樣的高熱,所以使周圍的空气立即發生爆炸的膨脹,產生了强烈的壓縮波,傳播四方即爲雷聲。
  論理雷聲與閃電几乎同時產生,但因聲波傳播的速度遠比光波緩慢,因此,我們往往先見電閃,后聞雷聲。
  雷電的破壞力:
  在傳電的通路中,温度極高,常常達到攝氏一萬八千度。雷電打中了樹木,它的高温會使樹液立刻蒸發,以及体積突然膨脹,使樹皮裂升,樹皮剝落。迷信的人看了就以爲這是被「龍」爪抓的裂痕了。雷電如果打中了人,人的身体也會皮升肉裂、衣服剝落、燒焦,而且由于電通過人体的時候會引起肌肉收縮,所以常常看被雷電打死的人手臂和小腿彎曲似手在跪拜的樣子;即使沒被擊死,但由于雷電的極度燒傷也會出規許多不規則的痕述。有人就以爲這是「天神」 刺的字,或者說是「天神」的責罸。實際上,這是一種迷信的說法。
  避雷的常識:
  我們知道一般電杆上的高壓綾已經有几千伏特,可是平常打一次雷就有几萬伏特,高時可達十億伏特。由此可知雷電的威力和電擊可能造成的灾害了。
  好在雷電大都發生在空中幷不着落地面,所以不易發生灾害。再加地面又很寬闊,所以遭遇雷擊灾害的机會是很小的。尽管如此,我們還得妥加防卸,以保安全。
  在高大的建築物上,如房屋、煙囱、灯塔的頂上應該裝備避雷針,用以避雷。但避雷針的裝置必須請教建築師,裝得不合適反而會帶來危險。
  當雷雨云層很低時,或雷雨云漸漸向我們移近時,應該注意:不要逗留在山上,或礦野孤立的高地上。也不要在高樓上,或在塔頂上欣賞雷雨。更不要在高墻下,電杆邊,煙囪邊和大樹底下去避雨,以免遭受落雷的轟擊。同時,應注意避升金屬和潮濕的東西,因爲它們容易傳電。雷雨時,不要在四面都比自己低的地方走,也不要抗著鋤頭等有長杆的工具在田野里走。在屋子里,不要靠近電話、收音机、電灯綾,或與室外相通的金屬物。最好把這些電器都關上,幷且使天綾與无綾電分离。

知识出处

本溪日报

《本溪日报》

出版者:本溪日报

出版地:本溪市

《本溪日报》创刊于1948年12月24日,由本溪市委主办,报社下辖《本溪日报》《辽沈晚报·本溪版》两报及《洞天周刊》《经济周刊》两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