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花夺蜜的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顺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420020230005439
颗粒名称: 追花夺蜜的人
分类号: S89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范君平在抚顺县峡河公社大队养蜂成绩显著,创造了双王同巢的新技术,提高蜂蜜产量。经历沉重困难后,他追求养蜂事业,为集体和人民做出贡献。
关键词: 范君平 养蜂 双王同巢

内容

八月的山乡,天空湛蓝,山谷翠绿。漫山淡红色的杏条花儿吐香流蜜,招引得成群的金色蜂儿在阳光下奔忙着,风儿轻吹,芳香满谷。一条晶亮的小河,沿着蜿蜒的山路,引我来到了抚顺县峡河公社大房子大队。据公社干部介绍,这个大队几年来多种经营搞得卓有成效,特别是养蜂事业的成绩更为显著。他们的养蜂技术员范君平,几年来研究双王同巢的新技术,并多次转运外地放蜂,使蜂蜜产量显著提高。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七九年三年中,产蜜七万余斤,为外贸出口,内地销售,及改善社员生活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怀着敬佩的心情,在绿草如茵的蜂场见到了范君平。他今年四十二岁,中等身材。方方正正的脸上有一双明亮而深沉的眼睛。我说明来意后,他就领我沿排列整齐的蜂箱间参观着。我见一个蜂门儿,蜂儿成堆的挤在一起,就好奇地问:“这是怎么回事?”他笑着说:“箱里的蜜太满了,里面温度太高,它们在外面风凉风凉。”他小心地揭开一个蜂箱盖,见里面块块巢板上满是密密麻麻蠕蠕爬动的蜜蜂,我随着他的手指,细心辨认着蜂王、雄蜂、工蜂。突然,见一只小工蜂亲昵地煽动着翅膀,他说:“你看,它在告诉同伴,说发现了好蜜源。”接着,他又幽默地对我说:“看,这双王同巢刚合两天,那两只蜂王,还有些矛盾,不过不会发展到殴斗的地步!”他对蜜蜂的熟悉,简直明白它们的语言。敬佩和好奇心,使我急于要知道他二十七年来的养蜂经历,在这二十七年中,养蜂给他带来的喜悦和烦恼!砍断枷锁展翅飞范君平原是沈阳县人。他从记事起,父亲就喜欢养蜂。他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对养蜂就产生了兴趣。童年,他常常独自一个人躲在花丛间,偷偷窥望花蕊中采蜜的蜂儿出神。在他那幼小的心灵中充满了多少疑问和幻想。蜂儿将花中的蜜都装在那里呢?粉筐里的花粉是做什么的呢?他曾想将来做个养蜂家,酿出蜜来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尝一尝。当他听爸爸说,在盛夏蜜旺季节,工蜂由于过度劳累,它们仅能活六十天就悄悄死去了。多么可爱可敬的昆虫啊,为给人们酿造甜蜜,自己却默默地死去。从此,在他年幼的心灵中,对蜜蜂的感情就扎下了根子。生活的窘困,使他只念了小学六年级,就留在家中和父亲一起学习养蜂。由于风调雨顺,花繁蜜盛,他们家的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裕起来了。意外的是在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他家被扣上了“走资本主义道路暴发户”的帽子。他父亲被定为“富农分子”,成了监督改造对象。从此,“富农子弟”这一不光彩的名字,象一条无形的枷锁套在了他的脖子上。歧视、打击接踵而来。年刚二十岁的范君平不明白,养蜂究竟有什么罪过呢?他不服气,多次上省、市、中央告状、申诉。文化大革命来了,某些人说他替反动老子翻案,而被沿乡游斗。他眼望那被砸坏的蜂箱,和那失群的蜂儿,两眼泪水闪着悲愤的光芒。……“四人帮”被粉碎后,范君平家庭成份,根据党的政策精神给予改正,含冤十几年的错案,被昭雪平反了。加在他和他全家人身上的沉重枷锁被砍断了。范君平心中象开扇窗户,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他的思想就象长了一双金色的翅膀乘风高翔。
  踏遍山野放蜂忙为夺蜂蜜高产,范君平学习外地经验,根据本地蜜源不足的弱点,就转运到外地放蜂。
  去年,范君平根据踩点调查,为赶七月内蒙古的草木樨蜜源,他们来到敖汉旗。转运路上几夜没合眼,轮班给蜂箱喷水降温,赶到现场还没等卸车,老天突然下起了大雨。负责对外联系、运输、产销,又负责技术的范君平,没等喘口气,顶着大雨不顾劳累又和大家一起卸车、支帐篷。雨刷刷地下着,他们一个个身上的雨水象条条小溪,顺着每个人的裤腿流了下来。刚拧干身上的雨水,在空蜂箱上打开被褥,那知滚滚的洪水闯进了帐篷。蜂坯、箱板、鞋子象小船似的漂了起来。范君平那顾得上这些,他深怕洪水钻进蜂箱。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又领着大家在风雨闪电中奔跑着。经过整整一夜不曾合眼的紧张战斗,蜂箱终于保住了。
  今年七月,为赶椴树花盛开流蜜,他们又来到了黑龙江尚志县苇河林场。缺盐少菜,蚊虫叮咬,他们没叫苦,“草爬子”吸血,花蛇出没,他们没有惧怕。
  自然界的困难,对放蜂来说有时还是比较容易克服的,而社会人为的困难,有时竟使你行路艰难!有一次,他们准备转运回家,林场有一位司机,每次运输都要卡点蜂蜜,这次回去又不例外。装车前,那位司机将两只能装四十多斤蜜的塑料桶递给了大房子大队的王书记,笑嘻嘻地说:“还得劳驾你给灌点啊!”王书记说:“来时不是给你灌了吗?”那司机讪笑地说:“唉,你们不懂这地方的规矩,往返都不能空手回去呀!”王书记听了气得直喘粗气,半晌说不出话来,心想:什么规矩,你们这是贪得无厌!可是负责这段路程运输的汽车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给他灌,集体利益就要受到损失;不给灌,他将百般刁难让你装不上车。在这骑虎难下的情况下,范君平急中生智,上前解围说:“这事好说,你只要把我们安全送到火车站,这点小事我负责!”到了火车站,卸完了车,等司机来要蜜时,范君平当着站上众人的面评理说:“大家请看看,我们装货给他车费,一分不差一厘不少,现在还得额外卡我们两桶蜂蜜,这是什么作风?请大家都来评评理!”站上很多外地放蜂的人,也都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说:“这太不象话了,他卡我们油水卡惯了!”“纯粹是地头蛇!……”周围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越说越气愤,将那司机说得无地自容,灰溜溜地走了。双王同巢夺高产,范君平在放蜂中不怕艰苦,战胜困难,在养蜂中更是刻苦钻研,冲破险阻,创造了双王同巢和多王同巢的新方法,夺得了蜂蜜高产。
  按照现在中外养蜂学上的理论,一箱蜂中只允许有一个蜂王,否则将会产生蜂群殴斗、撕杀,最后直到你死我活或分家另立门户为止。可范君平如今是用什么办法,使双王同巢、甚至多王同巢共存的呢?七年前,范君平在一篇国外养蜂资料中见到有关于“母女同巢”的记载,颇受启发。他想:既然母女能够同巢,为何双王不能同巢呢?于是,他大胆地进行了双王同巢的试验。经过几年近几十次的试验,结果都宣告失败了。同巢的蜂王不是在相互殴斗中被咬死咬伤,就是有一个被驱赶于蜂箱之外,前后共损失了六、七十个蜂王。几十次的失败,并没有使他灰心丧气,相反,他认真地在失败中找经验,找教训。实践使他开动了脑筋,他想:把多只蜂王同放在小纱笼内,让蜂群看见却不能接触,会怎样呢?试验结果,蜂王之间仍是相互殴斗,直到咬死或精疲力竭。范君平又想,能不能设法用人工办法使它们疲惫以至于不再想殴斗呢?于是他就采用了喷放烟雾等办法,使它们各自精疲力尽,直到不想殴斗为止。就这样经过几日,纱笼内的蜂王较为平静了,蜂群对它们也较为熟悉适应了,这时就将蜂王放入箱内,它们就能较好地共处了。几年的试验证明,双王同巢有利于在蜜源旺盛的季节采蜜,因为双王共处,不仅产卵竞争,采蜜也能相互比赛,对繁殖仔蜂,增加蜂蜜和王浆的产量都起着积极作用。在蜜源旺盛的季节,单蜂王每箱年产一百斤,双王同巢产量就可达二百斤。
  范君平的双王同巢新技术试验成功了,为发展养蜂事业闯出了一条新路。
  二十七年来,范君平同志,追花夺蜜不辞辛苦,科学实验不怕艰难,为集体为人民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知识出处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是中共抚顺市委机关报,是一张集思想性、时效性、可读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报纸,从创刊以来,《抚顺日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作为抚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始终在与时代共同呼吸、共同成长。昨天的新闻,今天的历史。每一篇曾经的新闻,都生动真实地见证着时代前进的脚步,都在深情地唱和着时代进步的主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抚报人负重前行,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舆论引导重任,经营出“收入低、士气高;矛盾多,团结好”的发展环境,笔耕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关键词:责任、贴近、真实、领先、主流。

阅读

相关人物

佟希仁
责任者
范君平
相关人物
高翔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抚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