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碑与萨尔浒大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顺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420020230004816
颗粒名称: 竖碑与萨尔浒大战
分类号: I0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萨尔浒大战是明清关键一战,明四路大军因分散被努尔哈赤逐个击破,奠定了清统一东北的基础。明朝败因是兵力分散,而努尔哈赤集中兵力变劣势为优势。
关键词: 萨尔浒大战 明清 努尔哈赤

内容

在大伙房水库南岸,有个村子叫竖碑。为什么叫竖碑呢?因为在村头碑楼子里竖着一块石碑(此碑现已迁沈阳故宫保护)。这块碑是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一七七六年),乾隆皇帝为了纪念距今正好是三百六十年前,明清在这里进行的一场萨尔浒大战而竖立的。这块《萨尔浒山之战书事》碑,记录了这场大战的一些情况。
  公元一六一八年五月,努尔哈赤率兵攻掠抚顺城之后,吓坏了腐败不堪的明朝皇帝。抚顺城是当时明朝的边陲重镇,一旦失守,犹如大堤上被掘开个口子,努尔哈赤的人马就会从这里一泻千里,那明朝的江山便不可收拾了。于是明朝便下了很大决心,调集兵马,分四路从四个方面来包围努尔哈赤,妄想一下子就把努尔哈赤的老窝给端了。真所谓“倾天下之力以征伐”。
  明朝的四路兵马是这样:一路是由开原总兵马林联合叶赫部族人马,从开原来;另一路是山海关总兵杜松领着三万多人马从沈阳出发,经过抚顺过来;再一路是辽东总兵李如柏从清河出发;最后一路是辽阳总兵刘领兵从宽甸过来。
  这四路兵马,杜松这伙走在前头,来到萨尔浒山就扎下大营。然后留下两万人守大营,领着一万多人过河去攻打铁背山上的界藩城。就在杜松领兵攻打界藩城的时候,努尔哈赤也在调集兵力。据史料记载,当时,努尔哈赤的兵力有八旗,每旗七千五百人,共约六万人,“亦出倾国之师,兴亡存灭赌此一举”。努尔哈赤利用了明兵轻率急功,战线过长,兵力分散的弱点,及杜松、刘等贪功冒进的错误,命大贝勒代善先领兵在浑河右岸之界藩城迎击明兵。而努尔哈赤自己,率六旗精锐,约四万多人马去萨尔浒山攻打杜松的老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萨尔浒大战,就这样打起来了。这一天是公元一六一九年四月十四日(明万历四十七年)。
  结果杜松被打死了,明兵大败。努尔哈赤又乘胜挥师向北,把马林那路兵马也打败了。杜松和马林被打垮了的消息,刘一点也不知道,还傻乎乎地往前走,结果又出其不意地被努尔哈赤杀死了。从清河来的李如柏一看大事不好,还没等走到地方,半路便跑回去了。就这样,明朝这四路兵马,不过五天,就被努尔哈赤全部粉碎,奠定了他统一东北、最后灭亡明朝的基础。可以这样说,明之所以亡,清之所以兴,这场萨尔浒大战确实是起了一个转机的作用。
  明朝拥有那么优势的兵力,为什么反而吃了败仗呢?努尔哈赤的兵力,较之明朝虽然处于劣势,为什么最后反而打了胜仗呢?历史的回答是:明之所败,有优势而无集中;清之所以胜,无优势而有集中,由于集中则变劣势为优势。
  试想,在那个时候,四路兵马,纵然人多势众,但路途的远近不一样,行进速度的快慢也不同,加之又没有现代的通讯设备,互不通气,各自为战,兵马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以后,努尔哈赤乘胜前进,六月取开原,七月屠铁岭,八月灭叶赫,不到半年的时间,明辽东边属尽失,处于被动防守地位。

知识出处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是中共抚顺市委机关报,是一张集思想性、时效性、可读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报纸,从创刊以来,《抚顺日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作为抚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始终在与时代共同呼吸、共同成长。昨天的新闻,今天的历史。每一篇曾经的新闻,都生动真实地见证着时代前进的脚步,都在深情地唱和着时代进步的主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抚报人负重前行,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舆论引导重任,经营出“收入低、士气高;矛盾多,团结好”的发展环境,笔耕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关键词:责任、贴近、真实、领先、主流。

阅读

相关人物

金洪汉
责任者
张正岩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