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今日木耳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顺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420020230004627
颗粒名称: 喜看今日木耳乡
分类号: F32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抚顺市土口子公社黑木耳生产发展迅速,技术改革和科学管理提高产量,呈现繁荣景象。
关键词: 抚顺市 土口子公社 黑木耳

内容

入暑以来,正是喜摘黑木耳的时候,我们来到了盛产黑木耳的东部山区土口子公社。走进木耳园,只看见一架架、一排排的耳木上长出的一簇簇、一团团的黑木耳,耳大肉厚,真是叫人喜爱。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胶质食用菌和珍贵药材,是人民喜爱的副食品,也是矿山、纺织工人的保健食品,又是我国传统出口的大宗土持产品,闻名中外。
  我市东部山区人民对黑木耳的利用和生产已有悠久的历史。土口子大队七十三岁的木耳技术员于庆林老大爷对我们说,我二十几岁在这南山大丛树林里采集野生黑木耳。那时候,养植黑木耳是砍大树木,放在落叶多、生有杂草的潮湿树林中,自然接种,“靠天得耳”,长出的黑木耳既小又少。而现在的木耳已由野生改为家种,实行人工培植、菌丝接种的科学办法,出耳又快,产量又高。去年,我们大队发展耳木四百二十段,今年黑木耳平均一立米单产十五斤,收入达五百多元钱。
  我们来到了河北大队木耳园。社员们正在喜气洋洋地摘丰收的黑木耳,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孙贵堂向我们说,你们看,社员摘的这一片七千段是二年耳木,长的黑乎乎特别厚,朵大肉肥,真招人喜欢。那一片八千段是今年新接种的,全部实行机械打眼,效率高,质量好。他告诉我们,发展黑木耳是一门来钱道,投资少,省人工、见效快,收益大,是一年种,三年收。
  在回来的路上,供销社党支部副书记李永春介绍说,我们土口子地区山场辽阔,树林茂密,雨水充沛,是盛产木耳之乡。一九七四年,我们帮助社队发展五个木耳园,有耳木一千多段,收购了黑木耳五、六十斤,初见了成效。但由于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硬说是发展资本主义,当作“重钱轻粮”来批判,后来,一刀给砍掉了,把这门来钱道堵死了。粉碎“四人帮”以后,这几年来由于落实了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黑木耳发展很快,一九七七年发展耳木二万段,一九七八年发展到六万段,今年又新发展十万段。到目前,全公社有木耳园三十五个,耳木山二万段发展到十六万段,比一九七七年增加七倍。为了使黑木耳很快发展起来,提高产量,今年土口子公社坚持技术改革,实行科学管理,把长木改为短木,阴坡改为阳坡放置,由人工浇水实现自动喷灌,人工打眼实现机械打眼。现在全社已有自动喷灌十四台,打眼机十六台,为黑木耳稳产高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副业办公室王玉贵同志还告诉我们说,我们去年收购黑木耳一千一百多斤,今年七月中旬已收购春耳四百多斤,预计全年产量达到三千斤以上。
  我们一路之行的所见所闻实在令人高兴,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幅木耳之乡的绵绣壮丽的前景。

知识出处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是中共抚顺市委机关报,是一张集思想性、时效性、可读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报纸,从创刊以来,《抚顺日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作为抚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始终在与时代共同呼吸、共同成长。昨天的新闻,今天的历史。每一篇曾经的新闻,都生动真实地见证着时代前进的脚步,都在深情地唱和着时代进步的主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抚报人负重前行,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舆论引导重任,经营出“收入低、士气高;矛盾多,团结好”的发展环境,笔耕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关键词:责任、贴近、真实、领先、主流。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永昶
责任者
于庆林
相关人物
孙贵堂
相关人物
李永春
相关人物
王玉贵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河北大队木耳园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抚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