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红了的时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顺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420020230004330
颗粒名称: 樱桃红了的时候
分类号: S66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抚顺县抚南公社连刀湾大队以樱桃为主要产业,历经发展困难,通过更新换代和发展多种经营良种果树,如山豆子、山楂、苹果梨等,逐步恢复生产水平。劳动人民克服历史困境,提高果园管理水平,成为市场主要樱桃供应来源。
关键词: 樱桃种植 多种经营 果园管理

内容

夏至一过,清甜可口的樱桃便成熟登市了。
  这天,我们来到了抚顺县盛产樱桃的抚南公社连刀湾大队。登山四望,一派诗情画意的境界展现在我们眼前:那颗粒饱满的“红色珍珠”挂满枝头;那喜收樱桃的男女社员个个都是笑语琅琅,他们的歌声传遍每个山川。
  “樱桃之乡”原无樱桃。问起这里发展樱桃的历史,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给我们先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传说:那是在一个古久的年代,连刀湾村前的大顶子山尖上,有一口清泉井,井水既清又甜。井口上有一条金锁链,拴着一个金瓢,人们可以用来舀水,却谁也拿不走它。人们把这高峰密林中的甜水井称为山中之宝。后来,有个过路人,喝了甜水井的水,还想拿走金瓢,因为拿不走,就把这井填了。这一来,激怒了大顶子山的山神,山神惩罚了他,这个人双目失明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何文海说:这个神话故事,倒是很启发人的。它告诉人们破坏宝藏的人,迟早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连刀湾大队的劳动人民,同那个瞎了眼的人相反,他们不但认识“山中之宝”,而且善于选择索取“山中之宝”的道路。樱桃树喜光,要求一定的大气温度,适于沙壤土或壤土生长。而这里正好地势开阔、阳光充沛,又是黄沙壤土,适宜栽植樱桃。果树技术员韩玉刚告诉我们,这里栽植的樱桃品种叫毛樱桃,小名叫“山豆子”,老家在山东。一百多年前,韩玉刚的祖太爷从山东登州逃荒而来时,背来了几棵樱桃苗术,栽活以后,逐年培植,后来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劳动,经过由个人单干变为集体经营的历史性的转变,终于发展到现在这样洋洋满山,多达二万多棵的樱桃果园,成为集体收入的一个重要源泉。文化大革命前的几年里,每年收获樱桃十万斤左右,收入二万多元,经常相当于甚至超过种大田的收入。
  可是,林彪、“四人邦”推行极左路线,谁搞多种经营,谁就是搞“资本主义”;谁上山抓钱,谁就是犯了“弥天大罪”。在这条路线破坏下,连刀湾的来钱道堵死了。人们不敢对樱桃树进行人工管理,许多树已经三十多年了,却得不到更新换代;有的枯死了,有的只有树梢结一点果实。樱桃产量一降再降,一九七〇年以来,产量只有四、五万斤。追溯樱桃发展的历史,社员们无不痛恨地说,林彪、“四人邦”比那个填井的“过路人”缺德十倍,他们受到历史的惩罚是必然的。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这里的干部、社员因地制宜发展果树生产的劲头更足了。今年春天,他们将衰老的五千多株樱桃树更新换代,加强了苗树管理,决心在三、五年内恢复到文大前的生产水平。同时,大力发展山楂和苹果梨,建立了一个品种齐全、多达四万多株的果园。
  樱桃好吃,树也好栽。樱桃树自繁能力很强,投资少,见效快,管理省工,很少病害,栽植成活率很高。在这里我们亲眼看到那许许多多生长在野丛林中的樱桃果树,也和人工栽植的果树一起,为人们、为集体献出了多而且好的鲜红樱桃。
  当我们离开樱桃园的时候,正好遇到一辆大马车满载着“红色珍珠”,运往市干鲜果品公司。果品公司的同志告诉我们,今年全市樱桃上市量十二万斤,其中连刀湾大队的占一半以上,达七万斤。连刀湾大队的樱桃成为我市初夏市场新鲜果品的重要来源。

知识出处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是中共抚顺市委机关报,是一张集思想性、时效性、可读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报纸,从创刊以来,《抚顺日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作为抚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始终在与时代共同呼吸、共同成长。昨天的新闻,今天的历史。每一篇曾经的新闻,都生动真实地见证着时代前进的脚步,都在深情地唱和着时代进步的主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抚报人负重前行,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舆论引导重任,经营出“收入低、士气高;矛盾多,团结好”的发展环境,笔耕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关键词:责任、贴近、真实、领先、主流。

阅读

相关人物

梁焕廷
责任者
丛滋忱
责任者
何文海
相关人物
韩玉刚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抚南公社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抚顺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