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除害 造福后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顺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420020230003269
颗粒名称: 为民除害 造福后代
其他题名: 红透山矿认真解决尾矿砂对环境的污染
分类号: TD926.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红透山铜矿清原选矿厂的尾矿池长期排放尾矿砂,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矿党委高度重视,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并最终决定采用洒水压尘法治理。工程实施后,尾矿砂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附近居民表示满意。
关键词: 清原镇 选矿厂 尾矿池

内容

红透山铜矿清原选矿厂的尾矿池,坐落在清原镇附近。从一九五四年开始排放尾矿砂直到现在共二十六年时间。整个坝池占地面积二十四万平方米。由于面积大,现在排废水量小,大部分面积润湿不了。因此出现了每当风起,飞砂满天,甚至对面不见人,对周围地区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危害。由于大量降尘,曾使化肥厂的高压开关柜多次短路跳闸,造成仃产事故。尾矿砂对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日趋严重,急待解决。
  红透山矿党委对清原选矿厂尾砂所造成的公害十分重视,曾几次研究统筹解决。特别是粉碎“四人邦”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党委组织专业人员,先后提出用黄土覆盖、水泥喷浆、植树造林防风压砂和洒水压尘等几种方案,并提交矿第三次职工代表大会,决定把清原尾矿坝洒水压尘环保工程列为矿一九七九年的“十大战役”之一,由矿党委一名领导同志负责抓这方面工作,责成清原选矿厂负责实施。经过干部工人的团结战斗,共同努力,使尾矿砂洒水压尘环保工程很快投入了生产。尾矿坝上部几十个洒水喷头一起喷射出十多米高的水柱,向四周逐步扩散,一时间飞扬的尾矿砂不见了,住在尾矿坝附近的工人家属高兴地说:“我们吃了多少年的尾矿砂,现在再也不吃了。”

知识出处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是中共抚顺市委机关报,是一张集思想性、时效性、可读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报纸,从创刊以来,《抚顺日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作为抚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始终在与时代共同呼吸、共同成长。昨天的新闻,今天的历史。每一篇曾经的新闻,都生动真实地见证着时代前进的脚步,都在深情地唱和着时代进步的主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抚报人负重前行,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舆论引导重任,经营出“收入低、士气高;矛盾多,团结好”的发展环境,笔耕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关键词:责任、贴近、真实、领先、主流。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洪全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清原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