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谈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顺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420020230002921
颗粒名称: 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谈起
分类号: K92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苏轼深入调查石钟山得名原因,批驳前人错误解释,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当前党内也有调查深入与浮飘两种作风,后者对四化建设不利。
关键词: 石钟山 得名原因

内容

读过《水经》的人,便知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有一坐山,名曰石钟山。
  关于这坐山得名的原因,某些古人曾进行过追索。宋朝人苏轼在他的《石钟山记》中曾详谈了此事。
  据这篇游记所云:北魏人郦道元未经考察便臆断石钟山系因“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而得名;唐人李渤为弄清石钟山何以得名,曾“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并把“南音函湖,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的感觉绘声绘色地记述在“辨石钟山记》中,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所以以“石钟”名之的可靠依据。然而,上述两说,苏轼均以证据不足而疑之,并分别予以驳斥。为彻底搞清楚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苏轼携同其子月夜泛舟,深入到绝壁之下,详尽地洞察山水,终于使石钟山“独以钟名”的真相大白。
  综上所述,可知,郦、李、苏都曾追索过石钟山得名的原因,郦因失于“简”,李因败于“陋”,而皆未谙真情;唯苏轼穷究尽索,探底追根,底细全清。据此,苏轼并作出了不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结论。
  古理如此,今事亦然。
  在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我党的传统作风得到了恢复和发扬。许多同志为了做好工作、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敢探“虎穴”,亲捉“虎子”,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然而,也有些同志则与此相反,他们象郦道元,李渤那样,不调查,不研究,满足于一知半解,甚至不知不解。或则听风是雨,望风扑影;或则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他们凭想当然、主观臆断地处理问题。这种态度,对四化建设实在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些同志往往还自以为得计,殊不知他们的浮飘作风不要说与党的要求格格不入,就是与封建士大夫苏轼相比也大为逊色。苏老先生如有在天之灵,也一定叹其“简”,笑其“陋”矣!

知识出处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是中共抚顺市委机关报,是一张集思想性、时效性、可读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报纸,从创刊以来,《抚顺日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作为抚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始终在与时代共同呼吸、共同成长。昨天的新闻,今天的历史。每一篇曾经的新闻,都生动真实地见证着时代前进的脚步,都在深情地唱和着时代进步的主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抚报人负重前行,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舆论引导重任,经营出“收入低、士气高;矛盾多,团结好”的发展环境,笔耕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关键词:责任、贴近、真实、领先、主流。

阅读

相关人物

吴耀东
责任者
郦道元
相关人物
李渤
相关人物
苏轼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湖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