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顺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420020230002641
颗粒名称: 五四运动简介
分类号: K261.1
摘要: 本文叙述了五四运动的前因后果、过程以及意义。文章首先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背景,以及中国人民对于收回山东权益的期望与失望。
关键词: 五四运动 介绍

内容

一九一八年十一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打败德国而告结束。次年一月,巴黎和会开幕。我国是协约国成员,不少中国人以为和会将给中国带来好处,幻想收回原来被德国霸占的、后来在开战初期被日本夺去的中国山东的权益。但是,巴黎和会实际上是一次帝国主义强盗的分赃会议,它竟通过条款把山东权益全部让给日本。
  巴黎和会的消息迅速传到中国。五月三日晚,北京大学学生和北京一些学校的代表举行大会。会上,许多学生发表了激昂慷慨的演说。大会议决:联合各界力争国权,通电巴黎专使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月四日齐集天安门举行学生界大示威。此外,北京高等师范的学生社团也于五月三日晚秘密集会,决定以暴力的方法惩罚卖国贼。当时舆论公认的卖国贼有:交通总长曹汝霖,他曾任外交次长,是中日协定二十一条亡国条约的签字人。驻日公使章宗祥,一九一八年他“欣然同意”日本在山东夺取的特权。币制总裁陆宗舆,一九一五年签订二十一条时任驻日公使。
  五月四日上午,北京十几个高等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涌集天安门,发表演说,高呼口号。不少市民也加入了游行行列。游行队伍沿东长安亍直奔赵家楼胡同曹汝霖住宅,当游行队伍冲进曹宅时,曹汝霖从后门溜走。学生们痛打了正在曹家的章宗祥,并且放火烧了曹宅。
  五月五日,北京大专学校实行总罢课。六日,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宣告成立。五月十九日起,北京学生再次总罢课,上亍游行演讲。北洋政府下令于六月三日、四日、五日,连续捕去大批学生。但是学生们英勇顽强,斗志更坚。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以后,各地纷起响应。上海号召工人罢工,商店罢市,学校继续罢课。北洋政府被迫下令罢免曹、章、陆职务,并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

知识出处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是中共抚顺市委机关报,是一张集思想性、时效性、可读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报纸,从创刊以来,《抚顺日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作为抚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始终在与时代共同呼吸、共同成长。昨天的新闻,今天的历史。每一篇曾经的新闻,都生动真实地见证着时代前进的脚步,都在深情地唱和着时代进步的主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抚报人负重前行,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舆论引导重任,经营出“收入低、士气高;矛盾多,团结好”的发展环境,笔耕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关键词:责任、贴近、真实、领先、主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