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汇为什么大睡?>电汇为什么大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顺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420020230002598
颗粒名称: 电汇为什么大睡?>电汇为什么大睡?
分类号: F830.7
摘要: 本文通过描述我县蚕业技术员宋春友同志购买柞蚕镜头后,因电汇款长时间未能到达南京而遭遇的困境,批评了相关银行和邮电局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这种态度不仅给县里的春蚕制种工作带来了困难,也给宋春友同志带来了很大的苦恼。
关键词: 宋春友 电汇 困境

内容

编辑同志:
  我县是我省柞蚕生产重点产区。为了保证柞蚕质量,每年制种期间,必须对柞蚕在显微镜下进行检查,把有病的种子淘汰掉。因此,我单位派蚕业技术员宋春友同志到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联系购买镜头。三月六日,购买镜头以后,老宋由南京打回电报,要求电汇款一百四十元。
  由抚顺往南京电汇,一般两天可收到,可是我们的汇款,二十多天也没收到。老宋临走时,带的全国粮票已用光,穿的棉衣换不下来,加上每天查找电汇,东奔西跑满身大汗。真是粮断钱光心里慌,身穿棉衣奔走忙,款没收到,货没提出。宋春友同志只好返抚,给国家多花电报费、车费和宿费一百四十多元。
  四月三日,宋春友亲自赴县银行登门汇报他跑遍南京城没收到电汇的情景。银行同志下午到抚顺城邮局查找,结果,这笔汇款仍在抚顺城邮局里睡大觉。这件事说明两个问题:一、老宋由南京曾两次打长途电话三次打电报给抚顺,都没引起银行警觉;二、抚顺城邮电局也太不负责任。
  这种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不仅给我县春蚕制种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也给宋春友同志造成很大苦恼。同志们气忿地说,电汇电汇邮局大睡,影响了生产,技术员受罪。

知识出处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是中共抚顺市委机关报,是一张集思想性、时效性、可读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报纸,从创刊以来,《抚顺日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作为抚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始终在与时代共同呼吸、共同成长。昨天的新闻,今天的历史。每一篇曾经的新闻,都生动真实地见证着时代前进的脚步,都在深情地唱和着时代进步的主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抚报人负重前行,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舆论引导重任,经营出“收入低、士气高;矛盾多,团结好”的发展环境,笔耕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关键词:责任、贴近、真实、领先、主流。

阅读

相关人物

赵连文
责任者
宋春友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