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顺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420020230002369
颗粒名称: 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
分类号: D614
摘要: 这篇评论论述了社会主义道路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强调了公有制的优势以及社会主义对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积极影响。文章指出了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和问题,包括个别人对先富裕现象的误解以及一些违背社会主义原则的行为。作者呼吁克服这些不正之风,加强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推动农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稳步前进。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路 思想政治 人民公社

内容

本报评论员“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为我们制订的根本大计,也是建国以来经过实践证明了的真理。人民公社化以来,什么时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时候生产就发展;什么时候偏离了这个方向,什么时候就“人心散,地减产”。社会主义,是我们发展生产,走向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
  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够促进生产发展呢?因为社会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实行公有制。人民公社的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它可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它可以统一规划,统一计划,统筹安排,获得向大自然作斗争的主动权,把握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的雄厚力量。它比私有制有着无限的优越性,它已使贫穷落后的农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主义好”,这是人民群众发自心底的声音。
  社会主义道路,能使大家共同富裕起来,是不是会限制一部分人或一部分队先富起来呢?不会。社会主义能使大家共同富裕起来,走的道路是:水涨船高,波浪前进,后进赶先进。绝对不是削平冒尖的、平调先进的、害怕先富的。那种害怕先富的、打击先进的,把先富裕的说成是“资本主义道路”,越穷越是社会主义,让大家都受穷,是林彪、“四人邦”干的事,它连一点社会主义的味道也没有,它只能使生产遭到破坏,人民受到祸害,破坏社会主义,搞垮国民经济。
  社会主义能够发展生产,走向富裕。那么是不是生产上去了,生活富裕了就是社会主义?那也不是,这要做具体分析。我们既反对林彪、“四人邦”把什么都看成是资本主义的那一套极左的做法,也要看到在现实的农村中,也还存在着“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我们必须正确区分什么是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资本主义道路。比如:我们允许一部分社队先富裕起来,在分配时不搞平均主义,在劳动报酬上实行“多劳多得”的政策,这是完全正确的。可是有的个别社员却把这些误解为“谁发家谁光荣,谁受穷谁狗熊”。还有的社员偷偷地扩大自留地,私搞小开荒,以及耍钱、搞巫医骗钱等迷信活动,这都是和社会主义道路背道而驰的。我们允许社员把多余的农付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而有些人则搞投机倒把,跑车板长途贩运,这就是不能允许的。在集体经营上,也还有的生产队,搞乱砍盗伐等不正当活动,这都是违反社会主义道路的。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克服这种不正之风,邪门歪道,就要正确理解和落实党在农村中的各项经济政策;就要经常地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农民,使农民群众分清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调动社员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就要对那些破坏社会主义生产的投机倒把分子、贪污盗窃分子进行斗争和打击;就要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发扬民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和才智,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农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

知识出处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是中共抚顺市委机关报,是一张集思想性、时效性、可读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报纸,从创刊以来,《抚顺日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作为抚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始终在与时代共同呼吸、共同成长。昨天的新闻,今天的历史。每一篇曾经的新闻,都生动真实地见证着时代前进的脚步,都在深情地唱和着时代进步的主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抚报人负重前行,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舆论引导重任,经营出“收入低、士气高;矛盾多,团结好”的发展环境,笔耕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关键词:责任、贴近、真实、领先、主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