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清政策界限 加快农业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顺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420020230002228
颗粒名称: 划清政策界限 加快农业发展
分类号: F320
摘要: 本文介绍了把农业尽快搞上去,党的政策才能真正发挥其威力,起到调动农民积极性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作用。
关键词: 农业发展 政策 界限

内容

能不能把农业尽快搞上去,关键在于能不能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要落实好政策,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必须划清政策界限。只有界限清,才能方向明确,方法对头,党的政策才能真正发挥其威力,起到调动农民积极性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作用。
  最近,在学习党中央关于农业问题的两个文件,落实农村经济政策的过程中,由于有些农村基层干部划不清政策界限,分不清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所以出现了不少胡涂认识,他们觉得“是非难分”、“界限难划”,还是“慎重”一些好,所以尽管上级三令五申,群众千呼万唤,他们也还是缩手缩脚,疑虑重重,不敢大胆地向前迈步。
  这些干部划不清政策界限的根本原因,是林彪、“四人邦”长期破坏的结果。林彪、“四人邦”那条极左路线在农村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在“大批资本主义”的口号下,混淆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界限,把本来是社会主义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进行批判。什么“堵资本主义路”、“割资本主义尾巴”等都成了时髦的口号,“大批资本主义”的运动一场接一场,从集市贸易市场批到社员房前屋后;从村里批到山上,从社员家里批到集体经济内部。批来批去,社员自留地、家庭付业、集市贸易取消了,多种经营被砍掉了,按劳分配制度被废除了,农村受到了一场空前浩劫。因此,要划清政策界限,落实好农村经济政策,必须狠批林彪、“四人邦”的极左路线,肃清其流毒影响,彻底砸碎我们头上的左字的“紧箍咒”。多年来,极左的毒汁已经渗透到了我们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我们不少同志至今还没有完全摆脱它的束缚,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左”的方法想问题,用“左”的眼光看事物,用“左”的政策和方法指导工作。比如,在对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上,有的同志片面强调“大河没有水小河干”的道理,认为只有多给国家才是社会主义,农民多分一点就是没有摆正“三者关系”,就是资本主义。他们不懂得,小河没水,大河怎么会满?为了国家利益而剥夺农民,使群众生活发生困难,把农民的积极性搞没了,这样,生产怎么能发展?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怎么能够保证?当然,我们必须反对和防止那种只顾个人、不顾集体,或只顾个人、集体而不顾国家的错误倾向。要正确地划清诸如此类的政策界限,就必须狠批林彪、“四人邦”的那条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极左批不透,左字继续作怪,就不可能泾谓分明地划清政策界限,就不能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左字批得愈深透,政策界限也就愈清楚,落实政策就愈自觉,社会主义大农业的步伐就会迈得愈快。

知识出处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是中共抚顺市委机关报,是一张集思想性、时效性、可读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报纸,从创刊以来,《抚顺日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作为抚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始终在与时代共同呼吸、共同成长。昨天的新闻,今天的历史。每一篇曾经的新闻,都生动真实地见证着时代前进的脚步,都在深情地唱和着时代进步的主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抚报人负重前行,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舆论引导重任,经营出“收入低、士气高;矛盾多,团结好”的发展环境,笔耕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关键词:责任、贴近、真实、领先、主流。

阅读

相关人物

周长清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