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隔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顺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420020230002111
颗粒名称: 除隔阂
分类号: K207
摘要: 本文解释了季通和孔宪信因林彪、“四人邦”影响成冤家,经党总支调解和沟通,最终解开心结,团结奋斗,为四化贡献力量。
关键词: 老战友 隔阂 四人邦

内容

西露天矿采掘段电镐司机季通和钻机司机孔宪信都是年过半百的老工人,又是共产党员。他俩过去在部队都是当侦察兵,一九五六年转业又都到采掘段工作,平时互相邦助关系很密切。就是这样一对老战友,由于林彪、“四人邦”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极左思潮影响下,变成了冤家对头。清队期间,老孔是专政队员,他不明真象,受人挑动,用鞭子抽打了季通,使季通同志的身体受到了摧残。从此以后,老季和老孔结下了疙瘩,十年来俩人见面不说话。 揭批林彪、“四人邦”第三战役一开始,党总支认真做了调查,实事求是地给老季平了反。但是,老季总是不理解地说:“别人打我还有情可原,你老孔和我这么多年的老战友,为什么也对我这样狠呢?”孔宪信思想斗争也很激烈。他想,我怎么说,老季也不会原谅我,干脆我就挺着吧!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说:“他俩这个‘疙瘩’难解呀!” 党总支认为,必须从安定团结的大局出发,邦助老季和老孔解开疙瘩,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于是责成采掘队党支部书记陈明玉和川孔队党支部书记张松林分别做他俩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向前看,做安定团结的模范。在打通他俩思想的基础上,党总支积极给他俩“搭桥”,让他俩面对面地谈谈心。俗话说“人怕见面,树怕扒皮”。他俩象久别的战友,从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讲到打人的总祸根就是林彪、“四人邦”……。越谈心越顺,越唠气越平。老孔眼含热泪激动地说:“过去我动手打了你,使你受了痛苦,太不应该了,今后咱俩要团结一致,重新结成战友。”季通也感慨万分地说:“这不能怪你,咱俩都受了林彪、‘四人邦’的毒害,千仇万恨要算在林彪、‘四人邦’身上。”最后,他俩紧紧握手,共同表示:要以实际行动报答党组织的关怀,团结战斗,多出煤、出好煤,为早日实现四化贡献我们的力量。
   (潘庆发)
   (季生画)

知识出处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是中共抚顺市委机关报,是一张集思想性、时效性、可读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报纸,从创刊以来,《抚顺日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作为抚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始终在与时代共同呼吸、共同成长。昨天的新闻,今天的历史。每一篇曾经的新闻,都生动真实地见证着时代前进的脚步,都在深情地唱和着时代进步的主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抚报人负重前行,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舆论引导重任,经营出“收入低、士气高;矛盾多,团结好”的发展环境,笔耕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关键词:责任、贴近、真实、领先、主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