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单位能够一年大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顺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420020230001812
颗粒名称: 后进单位能够一年大变
其他题名: ——谈河西生产队、黄旗大队、哈达公社由穷变富的经验
分类号: F327.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新宾县上夹河公社大堡大队河西生产队、市郊区会元公社黄旗大队和抚顺县哈达公社通过调整领导班子、落实政策、干部带头等措施,成功实现了由穷变富、一年大变的转变。这三个单位的实践表明,后进单位一年大变是可能的,关键在于领导班子的调整、政策的落实和干部的带头作用。
关键词: 新宾县 农业生产 生产队

内容

一个生产后进的单位能不能由穷变富、实现一年大变?不少社队的回答是:能!
  新宾县上夹河公社大堡大队河西生产队,一九七〇年以前粮食产量曾达十一万七千斤,社员口粮吃到五百斤,每个工分值到过一角钱。近几年来,由于林彪、“四人邦”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使这个队由富变穷了。一九七七年分值只有一分二厘七,不仅没有兑现,还欠国家贷款二万一千多元。可是到一九七八年,粮食总产由一九七七年的八万斤猛增到二十四万斤,增长了两倍,做到了户产万斤粮,社员口粮达到了六百多斤。河西生产队一年就由穷变富了。
  一个生产队一年能大变,那么一个大队一年能不能大变,市郊区会元公社黄旗大队的回答也是肯定的。这个大队,一九七七年一千亩水旱田亩产只有一百四十斤。年终结帐,一队分值为三分,二队还赤字一厘六,全大队人均收入七元钱。而一九七八年粮食总产由一九七七年的十四万斤一跃达到五十四万斤,增长近三倍;蔬菜总产由一九七七年的七十万斤增加到五百多万斤,增长六倍;总收入增加一倍多,人均收入上升到一百元。真是“由穷变富,一年大变”。
  那么,一个公社能不能一年改变后进面貌呢?请看抚顺县哈达公社的实践。一九七七年这个公社粮食总产一千六百零九万斤,一九七八年一跃为二千六百一十五万斤,单产由四百二十一斤猛增到六百八十五斤,提高百分之六十二点七。
  这三个单位的实践告诉我们,后进单位一年大变,不仅在一个生产队能办到,一个大队能办得,在一个公社也是可能的,那么,这三个单位是怎样实现由穷变富,一年大变的呢?
  一、面貌要大变,领导班子是关键。后进单位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人心散,地减产”。人心为什么散?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班子贪、占、懒。就拿河西生产队来说,原来的生产队长、生产组长是贪污盗窃、游手好闲,任意挥霍集体财产。黄旗大队原来的领导班子也是拿摸成风,甚至有的乘机搞投机倒把,倒卖土付产品。领导班子这样胡来,社员敢怒不敢言,人心怎能不散,地怎能不减产?!这两个单位去年春在工作组的邦助下,从揭批林彪、“四人邦”入手,开展了“一批两打”运动,调整了领导班子,建立了规章制度,很快改变了“人心散”的局面。河西生产队在“一批两打”中,对犯错误干部进行了教育、批评,有的做了经济退赔。社员真是拍手称赞,有的社员剪了大红喜字贴在门上。大队又把受林彪、“四人邦”迫害冤狱七年的万凯同志派出担任生产队长,经过大治,人心思干,一年大变。
  二、落实政策,生产效率高.一九七八年这三个单位都认真落实了农村经济政策,坚持了按劳分配,实行了多劳多得,建立了生产责任制,提高了作业质量,提高了劳动效率,加快了生产进度。
  三、干部干在前,群众干劲添。要想把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把生产搞上去,干部必须事事想在前,干在前。黄旗大队的干部,深入第一线与社员一起大干,并且采取了大队干部包干到队的办法,参加生产、领导生产。社员都夸他们是大干的带头人。
  事实最有说服力。河西、黄旗、哈达三个社队的经验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事在人为,后进单位一年能够大变。我们相信,在实现工作重点转移的这个新长征中,穷队一定会来个大飞跃,跑步进到富队的行列里来。

知识出处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是中共抚顺市委机关报,是一张集思想性、时效性、可读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报纸,从创刊以来,《抚顺日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作为抚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始终在与时代共同呼吸、共同成长。昨天的新闻,今天的历史。每一篇曾经的新闻,都生动真实地见证着时代前进的脚步,都在深情地唱和着时代进步的主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抚报人负重前行,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舆论引导重任,经营出“收入低、士气高;矛盾多,团结好”的发展环境,笔耕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关键词:责任、贴近、真实、领先、主流。

阅读

相关人物

王之维
责任者
林彪
相关人物
万凯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新宾县
相关地名
抚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