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裙之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顺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420020230001508
颗粒名称: 統裙之歌
分类号: D64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金水河畔,三位傣族姑娘童红英、韦红芬和李莲珍,在送完炮弹回营途中,遇到了一位重伤的边防部队伤员。她们深受感动,决定救助伤员。在没有担架的情况下,她们急中生智,用统裙和竹竿制作了一副担架,并冒着黑夜和敌人炮火的危险,穿越密林和陡坡,将伤员安全送达目的地。姑娘们的勇敢和善良赢得了人们的赞扬。
关键词: 抚顺市 革命英雄 民族英雄

内容

在美丽的金水河畔,传颂着三个傣族姑娘救护边防部队伤员的故事。
  二月十七日下午,我云南边防部队某部正在攻打越南侵略军盘踞的六五八高地。在隆隆的炮声中,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传到了金水河民兵连,正在待命运送炮弹的女民兵班班长童红英接完电话,向大家一挥手,扛起炮弹就向我炮兵阵地飞奔。十六岁的韦红芬和十七岁的李莲珍紧紧地跟在后面。她们一路小跑,美丽的统裙在飞午,很快就把炮弹送到了炮兵阵地上,姑娘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意。
  夜幕徐徐降临,三位傣族姑娘兴冲冲地往回赶路。行至一个草棚边,迂见由前线转送下来的一位边防部队的伤员,正待送往后方医院。她们近前细看,只见这位伤员多处负伤,伤势很重;又听到这位伤员在昏迷中还在断断续续地喊着:“不要管我,快冲上去,夺下高地……”他的话语象磁石一样把姑娘们吸引住了,她们深深地被这位伤员的英雄行为所感动。童红英抹去激动的泪水,对小韦、小李说:“边防战士为了保卫我们的安全,不惜流血牺牲,我们一定要及早把伤员抬下去。”
  可是,她们是送炮弹回来的,没有带担架,怎么抬呢?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姑娘们的心急得象火燎一般。韦红芬、李莲珍摸着自己的统裙,忽然急中生智地说:“我们用统裙当担架。”说着,就把身上的统裙脱下来了。接着,她们又从草棚上抽下两根竹竿,往统裙里穿过去绷紧,做成了一付担架。
  为了争取时间,姑娘们抬起伤员就走。黑夜,伸手不见五指。夜露不断袭来,使人感到一阵寒意。童红英脱下一件上衣,轻轻地盖在伤员身上。走了没有多远,敌人打来的炮弹封锁了她们前进的道路。为了把伤员安全地送到后方,她们当机立断改道越过藤条河,顺着山沟穿密林,爬陡坡,汗水伴着脚步行。第二天清晨五点钟,她们终于把这位伤员安全地送到了目的地。这时,东方已晓,姑娘们在金水河边洗涤着统裙上的血迹,朝霞映红了她们的笑脸,也映红了她们美丽的统裙。

知识出处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是中共抚顺市委机关报,是一张集思想性、时效性、可读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报纸,从创刊以来,《抚顺日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作为抚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始终在与时代共同呼吸、共同成长。昨天的新闻,今天的历史。每一篇曾经的新闻,都生动真实地见证着时代前进的脚步,都在深情地唱和着时代进步的主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抚报人负重前行,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舆论引导重任,经营出“收入低、士气高;矛盾多,团结好”的发展环境,笔耕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关键词:责任、贴近、真实、领先、主流。

阅读

相关人物

李石元
责任者
童红英
相关人物
韦红芬
相关人物
李莲珍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云南边防部队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抚顺市
相关地名

相关实物

傣族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