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地老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顺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420020230001451
颗粒名称: 挖“地老鼠”
分类号: E15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中越边境的朔江战场,广西边防部队某部与越南侵略军展开了一场“打洞歼敌”的特殊战斗。通过“里外夹攻”和“掀洞取鼠”等战术,部队成功歼灭藏身岩洞内的敌军。战后,越军俘虏透露了他们对于利用岩洞进行战斗的恐惧和无奈。
关键词: 中越边境 军事战术 广西壮族自治区

内容

中越边境越方一侧,石山重叠,岩洞毗连。在我边防部队奋起还击以后,越南侵略军纷纷钻进岩洞,企图凭借险山深洞与我周旋。我边防部队指战员以无比的勇敢和智慧,展开了一场“打洞歼敌”的特殊战斗。这里记述的,是朔江战场我广西边防部队某部挖“地老鼠”的有趣故事。
  里外夹攻
  细雨蒙蒙,一支由高射机枪连指战员组成的“灭鼠队”上山了。当他们来到一坐陡峭石山的山腰时,三班长潘木生和一班付班长黄金钟发现了一个洞。这个洞有五个洞口,他们就一一严密控制起来。
  洞子这么大,大家决定用“里外夹攻”的办法来打,并由潘木生和黄金钟两人进洞。
  潘木生和黄金钟悄悄地向乌黑的洞子爬去。摸进二十米时,发现有个人正在睡觉。潘木生向这人扑过去,这人还来不及喊叫就被拖出洞口。一看,原来是个老头。因为不懂话,双方支吾半天也弄不清洞子里面有什么。
  大家判断,把老百姓放在离洞口近的地方,可能是敌人为了保全自己,以迷惑我的一个花招。于是,他俩又朝洞口摸进去。他们越过刚才那个老头睡觉的地方不远,就有一个转弯的地方。潘木生打亮手电,只见前面有一排铺位,约十个背囊,晾有几件衣服,还有三个敌人正弯着腰洗脸。就在这一瞬间,一梭子弹向他们射来,他俩立即还击。
  “鼠穴”被掏了,洞里的九个敌人惊恐万分,乱成一团,纷纷向别的洞口逃窜,结果被我早已守候在洞口的战士全部歼灭。
  掀洞取鼠
  雨后放晴,道路滑溜溜的。五连沿一坐陡峭的山梁搜索前进。突然,一梭子弹从乱石山里打来,在他们头顶上飞过。战士们立即把这坐山包围起来搜索。乱石山,地表树丛藤蔓覆盖,里面岩洞众多,互相连接。连长亓建军和指导员朱八一决定,来个“掀洞取鼠”。
  一百多枚手榴弹和一些炸药包被分别送进了五个洞口。爆炸声刚过,三班战士唐咸现迎着浓烈的硝烟一个箭步冲进洞口。开始,漆黑的岩洞静悄悄的,但不一会,子弹就从他的头顶、脚下猛烈射来,洞口也被密集的火力封锁住。唐咸现立即猫进一个岩石缝,只身和敌人展开猛烈的战斗。他忽儿用冲锋枪射击,忽儿向敌人甩手榴弹,连续奋战两个多小时,消灭三个敌人后才脱离险境。
  原来,这个岩洞有上、中、下三层,里面七拐八弯,还有一条小溪,敌人在这里粮弹两足。五连指战员立即总结经验,决定放大炮轰。于是,他们把一大堆炸药塞进一个洞口。
  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在山谷、天际隆隆回响,一股巨大的烟云缓慢地腾空而起,洞口的顽石被掀开。代理一排长姜自尤立即冲向翻了个儿的洞口,洞子深处的敌人突然向他射击。他迅速爬出洞口。接着,更大的一堆炸药塞进了洞口。伴随着一声巨响,乱石山的半边沿岩洞裂开向山下倾倒下去,洞子另一边密密麻麻的小洞里还希疏地贴着几个弯曲的敌人。战士们冲上前去,发现都还是活的。这伙顽敌,昏昏迷迷,覆盖着一层黄尘的身子在直打哆嗦。其中一个略为清醒的敌人把脸埋在地上嚎叫。当他们慢慢清醒过来时,有的人不相信自己还活着。
  挖“地老鼠”的办法越来越多,敌人的失败也越来越惨。一个被俘的越南士兵说:“战斗打起来后,我们不能不依靠洞子,但又最害怕藏进洞子,藏进洞子后,就听天由命了。”

知识出处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是中共抚顺市委机关报,是一张集思想性、时效性、可读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报纸,从创刊以来,《抚顺日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作为抚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始终在与时代共同呼吸、共同成长。昨天的新闻,今天的历史。每一篇曾经的新闻,都生动真实地见证着时代前进的脚步,都在深情地唱和着时代进步的主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抚报人负重前行,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舆论引导重任,经营出“收入低、士气高;矛盾多,团结好”的发展环境,笔耕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关键词:责任、贴近、真实、领先、主流。

阅读

相关人物

郑国联
责任者
潘木生
相关人物
朱八一
相关人物
唐咸
相关人物
姜自尤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广西壮族自治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