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不转移照样种地打粮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顺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420020230000860
颗粒名称: 转不转移照样种地打粮吗?
分类号: D61
摘要: 本文强调农村干部需迅速将工作重点转向现代化建设,指出部分干部存在的思维局限。文章从思想方式、农业生产活动方式和管理方式三方面提出变革的必要性,鼓励采用新技术、新管理方式,克服旧有思维,跟上现代化步伐,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
关键词: 农村干部 现代化建设 农业生产

内容

在研究如何把工作重点迅速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问题时,大多数农村干部动脑筋,想办法,都想早转快转。可也有些同志却觉得转不转与已无关。他们说,我们是抓种地打粮的,转不转我们还不是照样抓种地打粮。抓种地打粮的就不需要转移吗?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大有说一说的必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首先,就思想方式来说,我们有许多同志思想方式还是唯心论和形而上学那一套,看着上级脸色行事,凭“长官意志”办事。那种“炒豆大家吃,砸锅一人赔”的思想至今还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作怪,因而不敢提出新问题,研究新问题,不敢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抓生产。试问,这种前怕狼后怕虎的思想方式,能抓好农业现代化建设吗?思想方式的改变,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不彻底砸烂林彪、“四人邦”的紧箍咒,解决“心有余悸”和“心有予悸”的问题,思想是解放不了的,也就不可能跟上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这难道还不需要来个大转变吗?
  其次,从农业生产活动方式上看,我们过去抓生产,基本上还没有跳出小生产的圈子,总爱在生产现状上打磨磨,画圈圈。可是,要想大幅度解放生产力,就必须打破我们已经习惯的旧耕作制度,在生产方式上来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这种革命就是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如果我们不去研究和学习农业现代化的新技术,怎样管理、掌握和操纵现代化生产呢?难道我们还能扛着弯弯犁牵着老黄牛进入二〇〇〇年吗?因而我们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生产习惯和技术水平,必须跳出过去的生产活动圈子,在生产活动上来一个新的转变,广泛采用农业新技术,使我们尽快成为新生产活动的行家。
  再从管理方式上看,我们多数干部虽然有一套生产管理经验,但对于新的先进的管理方式,有的不太懂,有的甚至不懂,这样怎么能尽快把农业生产搞上去呢?最近,许多单位介绍了按经济规律办好事,搞好生产管理的新经验,有的搞生产责任制,有的搞“五定奖惩”和“四定奖惩”,这些经验,把按劳分配原则落到了实处,直接把劳动者的报酬与贡献结合起来,有力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增产增收明显。当然,生产管理方式也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要想适应现代化的生产需要,还必须研究和制订一些新的更有效的生产管理方式,如果不学习,不转变,怎么能适应新形势,更谈不上创新了。
  我们熟悉的东西已经适应不了现在新的形势,而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强迫我们去做,所以我们不着眼于转移,不研究新问题,不解决新问题能行吗?古人说:“欲穷千里目,史上一层楼”,就是说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让我们克服那种只回头数过去脚印的小生产心理,放眼未来向前看,跟上大转移的步伐,向着四个现代化高歌猛进!

知识出处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是中共抚顺市委机关报,是一张集思想性、时效性、可读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报纸,从创刊以来,《抚顺日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作为抚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始终在与时代共同呼吸、共同成长。昨天的新闻,今天的历史。每一篇曾经的新闻,都生动真实地见证着时代前进的脚步,都在深情地唱和着时代进步的主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抚报人负重前行,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舆论引导重任,经营出“收入低、士气高;矛盾多,团结好”的发展环境,笔耕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关键词:责任、贴近、真实、领先、主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