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取材 就地加工 商品进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顺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420020230000038
颗粒名称: 就地取材 就地加工 商品进城
其他题名: 抚顺县峡河公社山楂罐头厂的调查
分类号: F426.82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抚顺县峡河公社山楂罐头厂的发展历程和其对当地经济、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该厂自1974年建立以来,通过引进新机器、实现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年产量显著增加。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就地取材、就地加工、成品进城”的经营模式,这不仅充分利用了当地丰富的山楂资源,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包装材料的加工和山楂种植业的扩大。此外,该厂还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并促进了生产队的副业生产,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抚顺县 山楂罐头厂 罐头生产

内容

抚顺县峡河公社的山楂罐头厂是一九七四年十月兴建的,一九七五年开始投产。全厂现有职工九十四人,厂房三十四间,汽车一台。起初,这个厂只有几台加工机器,罐头生产大部分靠手工操作,年产罐头只有十万来瓶。一九七七年以来,他们又新购进了一些机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年产罐头可达四十万瓶,果汁达十五万瓶,工效比过去提高了四倍。
  峡河公社山楂罐头厂,几年来越办越好,越办越大,主要的一条是就地取材,就地加工,成品进城。峡河公社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这里好年景可产山楂三十多万斤,一般年景可产山楂二十多万斤,再加上其它的水果,全年可产水果五、六十万斤。当地生产的水果,保证了这个厂的罐头生产,既不用靠采购员“满天飞”过日子,也不愁没米下锅。另外,这个厂需用的罐头瓶、白糖、罐头盖等物品,本地不能解决,他们就提前和商业、食品部门定合同,做到按时进货。还有一条就是山楂罐头很受群众欢迎,销售比较快,货物销路有保障。
  峡河公社山楂罐头厂,就地取材,就地加工,成品进城的好处很多。
  一、增加收入,壮大集体经济。没建罐头厂以前,这里是山楂进城,每斤一角六分钱。建立罐头厂后,每斤山楂去掉损耗可以加工一个罐头,去掉各种费用,可获利一角二分钱,这样通过成品出售每斤山楂的价格就由原来的一角六分钱,增加到二角八分钱。几年来山楂罐头厂去掉各种费用,获利润七万多元,除满足自己建房、购买设备等扩大再生产外,还拿出一万元钱支援了农业生产。
  二、减轻了生产队负担,避免损失浪费。收运山楂的季节,正是农村“三秋”生产大忙季节,按着一般年景计算,全社收二十万斤山楂,往市里运就得需用一百辆大车,二百个劳力,大车往返得三天时间,就需要车工三百个,劳力六百个。有时农活忙不开,就顾不上山楂的运输了,这样,每年都有成万斤的山楂冻坏和烂掉。成立山楂罐头厂后,就地收购,减轻了生产队负担。这样生产队用的车工和人工只占原来往市内运输的六分之一,使山楂及时得到了收运,避免了冻坏和烂掉。
  三、安排了农村剩余劳力,增加了社员收入。峡河公社人多地少,再加上近几年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出现了劳力过剩的问题,有的生产队干活得排号。成立山楂罐头厂后,从生产队抽调了九十四名劳动力,使农业的剩余劳力有了活干。另外,由于这些人在厂里开资,平均每个农业劳力每年就可多收入九元八角钱,每个人可以多收入二元六角钱。
  四、促进了生产队的付业生产。罐头厂每年需要大批包装筐、山楂篓,过去这里出售条子,每斤二分钱,通过给罐头厂加工成筐,每斤条子就可以卖到五分钱。一九七七年罐头厂收购了各种果筐一万六千九百个,生产队获利八千四百五十元,比出售条子多收入五千四百二十元。另外,建立山楂罐头厂,也推动了这里的山楂生产,现在全社的山楂树接近了十万棵。

知识出处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是中共抚顺市委机关报,是一张集思想性、时效性、可读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报纸,从创刊以来,《抚顺日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作为抚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始终在与时代共同呼吸、共同成长。昨天的新闻,今天的历史。每一篇曾经的新闻,都生动真实地见证着时代前进的脚步,都在深情地唱和着时代进步的主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抚报人负重前行,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舆论引导重任,经营出“收入低、士气高;矛盾多,团结好”的发展环境,笔耕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关键词:责任、贴近、真实、领先、主流。

阅读

相关人物

史志魁
责任者
梁焕庭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抚顺县
相关地名